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9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97)

共检索到 97 条数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简介 2020-06-01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在侗族非遗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对此,应当加强对三江侗族非遗的法律保护,通过加快非遗权利主体立法,重点完善非遗“活态”保护与传承机制,加强非遗“生态”文化保护建设以及将非遗保护与民俗风情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非遗“动态”保护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2020-06-01

    非遗文化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促进乡村创收,乡村振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文章选取三江县非遗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模式进行研究,从乡村振兴的“生产、生活、生态”角度,提出三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非遗旅游促进侗族汉语普及和文化凝聚、乡村软硬件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农业示范区建设。

  • 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2020-06-01

    在近现代以来的政治和文化话语中,"乡村"常被视为现代性的"他者",是被动的、有待自上而下的努力去拯救的地方,其自身的主体性以及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一般简称为"非遗")在内的文化传统往往被无视或低估。上述观念应该予以修正。北京近郊高碑店村的个案展现了一个失去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积极利用非遗来谋求自身发展的主动实践历程。对驱动其开发非遗以实现振兴的动机、方法和行动主体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是更根本性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社区为主体来驱动非遗开发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并注重如下原则的重要性:(1)由社区驱动的内在发展动机;(2)以社区自身文化传统为基础;(3)开发过程中的社区参与;(4)社区受益。这一模式对于当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启示意义:只有充分尊重并发挥乡村具有的主体性,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乡村的振兴及其可持续发展。

  • 乡村振兴背景下沙河豆面印花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2020-06-01

    沙河豆面印花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工艺流程简单,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做好豆面印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振兴乡村传统工艺及文化,对促进从业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传统手工技艺工作室及陈列馆,融入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发展,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措施是豆面印花技艺现代传承的新路径。引入现代印染及信息技术,融入流行设计元素,改进印花工艺等"技"的变革,丰富了印花产品的样式、衍生品;做好非遗元素的拓展等"艺"的创新,是豆面印花在传统工艺振兴中再生的主要途径。

  • 主持人语 2020-06-01

    2018年12月8-9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13位外国专家和27位国内学者,分享了各国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一般简称为"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方面的举措、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本专栏的四篇论文中有三篇来自此次会议。其中国际著名非遗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前主任爱川纪子女士(Noriko Aikawa-Faure)的论文是她在此次大会上所做的主旨发言。她从发

  • 非遗元素与主题性乡村民宿设计的结合——以“青景竹韵”主题民宿为例 2020-06-01

    文章以"青景竹韵"主题民宿设计方案为例,探讨将非遗元素运用于主题性乡村民宿空间设计的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精华。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大众旅游兴起,在乡村旅游中体验当地文化也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需求。主题性乡村民宿设计中融入当地非遗元素,能提升民宿的文化体验感,增加民宿的价值和独特性,且能促进非遗的传播、传承与创新。

  • “非遗”产业化发展及助力精准扶贫可行性探究 ——以贵州“牙舟陶”产业为例 2020-06-01

    基于国家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理开发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从中央到地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遗余力地深入乡村展开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非遗传承与保护+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兼顾非遗保护和乡村扶贫的双赢模式.本文选取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的牙舟陶文化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研究发展文化产业实现"非遗"传承保护与乡村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建议.为非遗保护与乡村扶贫真正实现双赢提供有益的经验.

  • 传统与现代之间 ——云南大理周城村白族扎染现状的艺术人类学考察 2020-06-01

    周城村白族扎染技艺在社会变迁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生存状态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续博弈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真实写照,也是民族地区的乡村建设在传统与现代间、地方与全球间寻找发展出路与提升空间的一种映射。地方民族文化在与世界的接驳中不断地进行自身调试,适应了新时代审美需求及市场需求的白族传统扎染技艺回滤到了乡村的社会结构秩序中,行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也在以新的方式反哺着生长于其中的民间艺术。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对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可在对地域文化遗产群资源的整体利用和联动中淡化其单一的地方属性,以一种民族象征符号的形式在文化的全球性中寻求其民族性的新定义与新意义,从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中发挥其艺术的能动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