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9)

共检索到 49 条数据

  • 立法助力非遗保护 擦亮古都文化底色 2020-06-01

    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首都非遗保护、保存工作,传承北京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与代表性传承人关系问题刍议1 2020-06-01

    本文首先通过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提出前者的传承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特性,指出二者关系问题所在,然后详细分析"苇编技艺"和"十二木卡姆"两个实例,表明二者关系问题在不同非遗项目中的复杂性,最后在技艺传授、人际结构、代表性质和历史依赖四个方面作出探讨,希望能有助于问题从理论走向实际层面。

  • 政策引导,非遗传承与非遗教育走进新时代 2020-0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开始施行,其后各地有关非遗的条例相继出台,部分如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1年10月1日实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国内第一部地方性配套法规。早在2005年,广东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就已经全面启动。条例中关于非遗教育的内容有: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当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因

  • 以苏州为例谈保护单位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价值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保护单位的保驾护航。保护单位可以对项目发展情况制定保护规划,提供生产传承场所,培养传承人群。本文尝试从苏州市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概况、保护单位履职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保护单位履职的重点任务等方面,做一些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 珠算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2020-06-01

    珠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不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珠协系统对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和认定工作认识不足,且珠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常之少,这不利于珠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及其会员单位应高度重视珠算项目传承人遴选工作,借鉴成功实践经验,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构建同珠算项目特点和传承发展实际相适应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

  • 杨昌芹 赤水河畔的“竹编姑娘” 2020-06-01

    我提的包,戴的手镯、耳环,平时穿的衣服,都是竹编的,竹编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在2020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一边为大家展示自己的竹编技艺一边说。从小在赤水河边长大的杨昌芹,对大山和竹林非常熟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杨昌芹成为贵州省竹编工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办了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并通过竹编带领周边的留守妇女脱贫致富。杨昌芹也因此当选为第十二届贵州省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展演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 2020-06-01

    12月27日,"多彩非遗美丽雄安"河北雄安新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展演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举行。7位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1位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获颁相关证书。雄安新区将继续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创新雄安非遗保护发展方式,传承文脉,讲好雄安故事,服务新区人民,展示新区形象,充分发挥非遗在雄安高质量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 完善体制机制 加大非遗保护力度 2020-06-01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条例),共有17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1位列席代表发表了意见。委员和代表认为,条例充分吸收了一审意见,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更加突出了本市非遗保护特色;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