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76 条数据
-
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家用豆腐机为例 2020-06-01
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有它自生,自衰,自灭的生命轨迹,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根据其生存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人们生产与生活中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拷贝与重复前人技艺的阶段,保护固然重要,但对非遗动态的传承与创新更为重要.传统手工艺绵延上千年之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手段,也是现今从国家到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豆腐变成了各国人民餐桌上常见的食品,我国也逐渐发展成为豆制品生产大国.在科技不断发展和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制造了出了有关豆制品生产的各种设备,已实现了豆腐生产制作的自动化.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而豆腐的制作也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工业化、机械化的进步很多传统手工艺都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
创设非遗创意基地,盘活非遗文化 ——关于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的思考 2020-06-01
在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非遗文化面虽然临着现代文化产业的强烈冲击,但也获得了重塑活力的重大机遇.在人们的努力摸索与实践中,非遗文化该怎么保护、怎么传的路径已经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要跳出传统思维和固有模式,用丰富的创造力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非遗文化的展现形式和产品形态进行优化升级,在保留非遗文化传统精髓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非遗文化的商业价值,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才能火起来.本文以江苏孙尚香餐饮为例,探讨几点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的设想,为盘活非遗文化提供几点借鉴.
-
非遗进校园是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2020-06-01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现在比较推崇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案,在非遗进入校园后,可唤醒学生的民族记忆,可建立文化认同感,可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非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还可帮助学生形成保护非遗的观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可提高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效果。本文简单阐述非遗进校园、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聊城运河秧歌在新时代下的新传承 2020-06-01
山东省聊城市梁闸村的运河秧歌,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对于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我们要利用年轻人们 喜欢的方式,用最简单的方法传承最淳朴的舞蹈。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提升公众对非遗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也能实现更好的 保护效果。另一方面借助青年群体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接受非遗、关注非遗,愿意加入传承的队伍,以此实现有效新传承。本文 对运河秧歌在新时代下的发展现况进行了分析,对新的发展传承方式进行了展望。
-
阿坝州牧区草地四县唐卡艺术手工艺挖掘、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 2020-06-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位于川西北高原的阿坝州,目前拥有非遗名录项目数百项,藏传手工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诸多技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优良的传承和开发应用,一直致力于弘扬藏族传统文化、培养学员学习传统手艺,力推教育与扶贫相结合,促使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而十九大后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既发掘了民族手工艺的经济价值,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又助农牧人民脱贫致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言”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0-06-01
十九大报告战略性地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就是继承、保护和创新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以山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以长期而广泛的调研为基础,通过具体实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提出构建非遗保护体系的措施
-
新型文化业态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新生 ——以非遗短视频为例 2020-06-01
新型文化业态,不仅是政策语言,更是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背景。其文化与科技融合、消费驱动作为主线索的特质,既使其区别于传统文化业态,又为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的媒介形式,与传统文化内容的结合,是新型文化业态背景下的突出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短视频是新媒介赋予传统文化新生与活力的典型代表。以抖音为首的一众短视频平台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的非遗短视频内容与制作团队。以非遗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论述其特点和内容分类,探究加强用户使用意愿,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点及面,以窥新型文化业态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新生。
-
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言”——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0-06-01
十九大报告战略性地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就是继承、保护和创新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以山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以长期而广泛的调研为基础,通过具体实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提出构建非遗保护体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