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3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人龙舞”的多模态意义构建 2020-06-01
多模态话语分析随着理论发展的日益深入,逐渐从单一的静态模式发展到对多媒体、多模态的研究,应用研究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关注。因此,多模态话语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应用以及多模态意义建构值得探讨。综合已有的理论,分析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龙舞"传承的方式及其局限性,提出多模态保护和传承方法,借此对该项非遗宣传进行改良、立体构建东海岛人龙舞的形象,吸引国内外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非遗文化。
-
贵州苗族铜鼓舞形态分析及文化解读 2020-06-01
从贵州苗族铜鼓舞形态分析切入,准确解读铜鼓舞肢体形态所传递和蕴含的文化信息以及文化生态所决定的身体姿态,方可管窥文化机理,探索苗族文化传统,寻找文化对身体的规约,在规约中印证文化形态的呈现。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深刻和全面揭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铜鼓舞所具有的遗产价值,为苗族民间舞蹈文化发掘提供思路,更好地促进非遗舞蹈项目的保护与发展。
-
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ASEB分析及开发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文章将ASEB分析法引入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中,从旅游供给角度探索"非遗+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
-
非遗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案例分析 2020-06-01
本文以徽州三雕为例,对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活态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当下非遗的发展契机,并提出了非遗活态化展示的理论概念,以期为其他类似的非遗展示设计提供相关的借签。
-
峨眉伤科踩跷法运动学参数分析 2020-06-01
目的 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伤科踩跷法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为培养踩跷法传承人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两台Basel高速摄像机拍摄非遗传承人罗才贵教授完整踩跷过程,美国Ariel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 整个踩跷含有6个踩跷周期,每个踩跷周期含“两轻一重”3个踩跷过程(分别为I、II、III),观察“三个点”将每个踩跷过程分为“三个期”。各关节角度在“两轻一重”中存在渐进趋势,第Ⅲ踩跷过程各关节屈伸幅度最大。蓄力期各关节角度均减小;释放期髋、膝关节角度增大,踝关节角度减小;复位期各关节角度均增大。结论 踩跷法具有两轻一重规律性。踩跷“三个期”具有以下特点:蓄力期屈髋、屈膝、背伸踝关节蓄积力量;释放期伸髋、伸膝释放力量,背伸踝关节缓冲力量;复位期伸髋、伸膝、跖屈踝关节为蓄力期做准备。实验为规范化培养踩跷法技术传承人及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
南京云锦文创产品符号学分析 2020-06-01
南京云锦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湛技艺和优美纹样图饰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的追捧。通过对南京云锦文创产品的分类,结合皮尔斯符号学理论,阐释南京云锦图案符号的内涵功能。梳理南京云锦传统图案符号在云锦文创产品中的运用,对提升文创产品的设计内涵和文化价值,促进非遗文化传播,推进南京云锦文化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非遗”保护工作与群众文化活动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在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中,非遗保护工作得到了文化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1世纪,如何做好非遗保护和群众文化活动融合成为了热门课题.本文旨在探讨非遗保护工作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有机结合"非遗"保护工作与群众文化活动,推动非遗传承走向更高领域,丰富群众文化.
-
基于RMP分析的邵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本文运用RMP(昂谱)分析理论,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三方面对邵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并提出邵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一些设想,使邵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