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5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53)

共检索到 53 条数据

  • “大数据”下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6-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旅游开发竞相出台,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赣北非遗资源受到极大威胁。如何既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完整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和学界一直认真思考并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大数据和非遗保护联系密切,本文试图在大数据视域下探讨赣北非遗资源保护策略和措施。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及其合理利用模式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工艺美术类项目需要进行双轨利用模式,这是让其经济价值达到合理标准的重要方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应该进行合理的利用,在文化经济视角来看应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留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保证经济价值的充分发挥.在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汇总,主要包括分类指定开发利用战略."非营利性"利用维持有效传承,以"非营利"利用推进非遗文化元素产业化,健全非遗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让合理利用模式进行优化.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进行管理.本文主要讲解关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以及合理利用模式.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及利用模式研究 ——以西宁市及海东市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不可再生性等特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仍是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分析及利用模式为研究对象,以青海省西宁市及海东市为例,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非遗的保护和利用提出相关建议。

  • 民族瑰宝 舞之传承—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的对谈 2020-06-01

    2018年5月5日,作为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瑰宝舞之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活动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办,本文作者廖燕飞受《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的委托,访问了该活动的策划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舞蹈研究室负责人江东研究员,与其探讨了该活动的缘起、内容、目的,传统舞蹈类“非遗”保护的意义、传统舞蹈保护与创造的关系,中、日、韩三国在保护方式中的异同以及传统舞蹈资源再利用等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多个重要问题。

  • 非遗保护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非遗的生存受到严峻挑战.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以智力为资本,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创意的灵感来源.让文化创意辅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非遗"活"起来,既能更好地体现非遗的文化属性,又能靠文化创意来突出遗产的价值.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让非遗这个源头活水永远不断流.

  • 数字化传播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与有效活用研究 2020-06-01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方式和媒介,以新媒体为基础的“非遗”影像记录制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迅速,而我国针对“非遗”项目开展的影像数字化采集与传播工作仍任重道远。我国要解决“非遗”影像记录的保存与利用问题,首先需要探讨“非遗”影像记录开发与活用的手段与模式,通过整合影像制作者、开发利用者、表演传承人等群体力量进行“非遗”影像记录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其次亟须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在借鉴学界已有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基础上,以资源禀赋、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子项构建“非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来规范开发利用行为,防止对“非遗”影像记录的过度开发和滥用。“非遗”影像记录可用于数字化博物馆、体验式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非遗”影像记录的二次利用和创作过程中,必须重视与此相关的著作权问题,妥善处理影像制作者、开发利用者与表演传承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 浅谈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在博物馆的保护与利用——以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为例 2020-06-01

    一、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概述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是指通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相关形式,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内容的具体记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既具有传统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有些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如民间文学)本身就是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蕴藏着非遗诸多的信息资源,为非遗项目的认定与逐级申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证明非遗项目文化价值大小的凭证和依据。因此,真

  • 物遗与非遗互动中的活化及其应用研究 ——以象山溪口粮站修缮工程为例 2020-06-01

    本文记录了象山溪口粮站修缮工程的保护利用过程,梳理了文物建筑(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历史沿革、现状勘察情况,提出保护与利用的策略,结合建筑本体的文物特色,引入竹根雕艺术(象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业态,新的非遗功能融入传统文化建筑要素,使之再现传统生活体验,用粮仓这个遗产建筑,让竹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生根发芽,让非遗在物遗中煜煜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