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0)

共检索到 40 条数据

  • 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非遗的价值认知与重构 2020-06-01

    城市形象塑造需要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建构首先需要挖掘并明确城市自身的独特竞争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的特定民族、群体或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美学的独特性,对于设计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城市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在以非遗资源建构城市文化品牌的领域里存在价值认知与意义诠释维度单一的现象。为了更好地藉由非遗保护工作提升城市形象与建构城市文化品牌,文章从设计学领域之意义驱动创新的视角提出,通过转变非遗认知语境、拓宽价值认知维度、优化非遗传播空间载体的社会角色、重新定义传播对象的角色与行为来认知与重构非遗的当代价值;从当地环境、文化语境、公共空间、体验互动等视角重构非遗传播与城市文化品牌设计的关系;从非遗资源的历时性和即时性两个方面探寻获得城市话语权的路径。以此激活城市活力,打造城市品牌,重塑并完善城市形象。

  • 南来北往 中华情 2020-06-01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城市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非遗保护作为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举措,对特色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辽宁与广东、香港、澳门同样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上博物馆、古迹、遗址等文旅资源,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文化情愫。

  • 以“四通”模式讲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非遗故事 2020-06-01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以建成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为目标,宣传通州文化,亟待将通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运河文化符号相结合,以"四通"模式讲述通州的非遗故事。即以"京通"为定位,串联通州与北京;以"运通"为视角,融合非遗与物遗;以"贯通"为维度,连结地域与历史;以"沟通"为方法,对话阶层和人群。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非遗故事在贯通古今的大背景下,展现出了宫廷、官僚、百姓与手工业者的复杂联系,南北方物质生产与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历史遗迹与传统艺术融会贯通,人文精神与民间信仰共塑城市风貌的历史画卷。

  •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形象系列海报创作过程探究 2020-06-01

    大运河是中国伟大的水利工程,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经济、推动民族融合、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运河文化带是以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指导,以运河水工遗存、附属设施和相关遗存为基础,以运河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为主要对象,以运河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为主要载体的带状功能区。"①随着申遗成功和国家一系列发展规划政策的颁布,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提升运河城市形象品牌的世界影响力成为新的时代要求。城市形象是人们对某一

  • 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 2020-06-01

    随着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时期文化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保护发展"非遗"文化是国家更是城市所需注意的问题,城市更应注重"非遗"文化并建设城市文化,这为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安康市作为陕南地区的主要城市,是"秦头楚尾"之地,关注安康市文化对研究陕南文化甚至整个陕西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是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非遗资源丰富的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调研了该区非遗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实践工作,并对其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 扬州非遗文化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更能够使城市的形象更上一层楼.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本文从扬州非遗文化入手具体分析其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主要作用.

  •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以广州市荔枝湾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020-06-01

    以荔枝湾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系列的实地考察、调查走访、查阅地方志、文献等相关材料,论述了街区通过运用整治改善、适度整修、保护周边环境、打造观光坐标等方法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保护和更新;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非遗传承基地、展演舞台、民间艺术节、引入VR等现代科技体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活化。街区不仅符合"点、线、面"的保护与利用策略,还提升了公众的参与程度和文化旅游的品质,给城市更新、地方营造、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示范。同时还需进一步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提高居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动性,才是地方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最可靠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