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40 条数据
-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性转型研究——以傩戏为例 2020-06-01
贵州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在急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如何有效的保护贵州非遗的传承和发展,逐步改变传统的口授心记的方法,使贵州非遗文化在数字化时代能够迅速传播并突显贵州民间、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文章通过对分析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提出非遗数字化的价值和意义,并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为例,论述了数字化在贵州非物质文化发展、传承中的作用。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 2020-06-01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领域均促进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也逐步成为了文化遗产在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途径。通过数字化的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数字为媒介进行图、文、音、像立体化多媒体发展,从而更加广泛地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更加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用。因此,本文从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和形态研究方面对非遗数字化进行研究。
-
对数字化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 2020-06-0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字化影像。本文通过记录影像、传播影像这两个方面对数字化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通过提高创作人员专业素养、加强媒体协作、正确保护合理利用,三个方面对数字化影像在“非遗”保护的策略进行了总结,希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
传统手工技艺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2020-06-01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化冲击,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令人担忧。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非遗典型代表的民间各类手工技艺,亟须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保护与有效传承。本文就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手工技艺非遗资源进行采集、加工、传播、共享各阶段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与讨论。
-
羌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与价值 2020-06-01
2015年9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羌族,作为华夏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为久远的一个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遗存下数据众多的文化遗产,其活动与迁徙范围的广大,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与文化遗存,这些物质与非物质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明财富,也是大数据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
-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现状研究 ——以广东省音乐类非遗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社会、经济等多种价值的活态的文化传统。随着全球化、都市化的高速发展,非物质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的传承方式已不再满足时代的需求。具有多重优势的新媒体数字技术是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能有效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广东省的音乐类非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普遍做法,探索更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方式,实现文化遗产的重现、再生和利用。
-
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再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之所以成为知识产权模式不能承载之重,在于知识产权固有的制度缺陷性,这种固有缺陷能否通过知识产权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来解决,是立法模式选择上的难题。然而,从保护少数族群文化利益的角度出发,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这一新型保护形式的运用,会使得少数族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进一步被侵犯或盗用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重新思考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障碍及对策。
-
从八宝团龙妆花缎复制谈云锦非遗档案的活化传承* 2020-06-01
百年老厂南京中兴源丝织厂曾经辉煌一时,留下许多宝贵档案资料。文章从云锦这一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兴源丝织厂与南京云锦的关系、八宝团龙妆花缎的复制、云锦色彩及数字化研究等,尝试利用科学的手段保护非遗文化,真正实现档案的活化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