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81 条数据
-
从非遗保护角度看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意义 2020-06-01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自2018年开启,2020年落下帷幕,连续举办三届,将全国现存348个剧种全部呈现在舞台上,堪称中国戏曲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足以彪炳史册。官方和专家多从戏曲艺术和剧种发展的角度谈其意义和价值,这无疑也是盛典最引人关注的地方。但值得注意的是,戏曲也是我国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开展以来,348个剧种都已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的剧种有165个,有5个剧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清单
-
非遗传承,“退出”也是一种保护 2020-06-01
2001年,自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正式开启了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2007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并于翌年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此后,全社会
-
皮文化非遗传应该引起重视 2020-06-01
本月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日,各地有关部分举办了多种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意在通过聚焦非遗在人民大众健康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侧记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凝聚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于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
永年西调历史发展时期划分之我见 2020-06-01
目前,已发表的文献中对永年西调历史概况的梳理较为粗略,对一些重要的历史环节记载模糊,也未对永年西调的历史时期进行科学划分。笔者通过考察和走访,对河北省邯郸市的地方戏曲剧种永年西调的历史概况进行了研究。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笔者采访了永年西调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海臣老师以及永年西调省级非遗传承人赵金娣老师,通过两位非遗传承人的亲身经历,还原、梳理出一个永年西调的艺术形态流变及发展的确切时间线。
-
迎世遗·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圆满举办 2020-06-01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各设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省老字号协会共同协办的“迎世遗.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于6月13日在福州成功举办。
-
艺海拾珠 2020-06-01
浩如烟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人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文化资源。从代代相传的古老艺术中,我们能够触摸到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尽管现代文明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审美理念,但传统戏剧、曲艺杂技、民间歌舞、民间古乐、民间美术所承载的活的中国精神,仍然在国人的血脉中流淌,显示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理想和高超的文化创造能力。我们把非遗传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传承非遗也要不忘初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汉语中本来是一个略显怪异的词,但因为种种因缘际会,在近年来日渐变得深入人心。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了社会各界的一个共识。不过,相对于社会实践的热闹,对于非遗本身的深入思考却并不多见。对于非遗保护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比如为什么要保护,哪些值得保护,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如何恰当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