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81 条数据
-
湖北省公安县孟家溪小学 公安说鼓子:走进央视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公安说鼓子是流行于湖北省公安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公安县独有的一张文化名片。而位于公安孟家溪镇的桂花台,则是明朝著名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家乡。"三袁"皆为万历年间进士,他们在文学创作上都主张不受俗套约束,追求个性的张扬
-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撑起法律“保护伞”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重要财富宝藏,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被誉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接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力和创造力,代表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和民族凝聚力。江西历来非遗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赣鄱文化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
-
“非遗”之花绽放 2020-06-01
2018年中央财政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预算为72377万,较大幅度提高了非遗专项资金预算不久前,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下达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要求专项资金"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合理安排,做好与文化部门的沟通,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央财政用于非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智慧和文化蕴涵,对提升区域知名度,打造城市靓丽名片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栖霞市是胶东农耕文化、道家养生文化等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了解全市非遗传承发展情况,助力打造最具胶东风情的文化展示区、产业聚
-
性别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无形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来源于“Nonphysical cultural heritage”。关于非遗概念的起源,往往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非遗概念可以追溯到两个起点:来源于日本的“无形文化财”概念,[1]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1989)》中对“民俗(传统的大众文化)”概念的界定有关。
-
公共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以金陵图书馆为例 2020-06-01
[目的 /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公共图书馆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既是法律要求、文化担当、自身职责所在,同时也拓宽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空间。以金陵图书馆近几年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保护的实践为例,同时结合其他图书馆的实践,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帮助公共图书馆在宣传、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方法 /过程]介绍和分析金陵图书馆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的案例,包括建立非遗数据库,开办专题讲座,开设主题展览,举办演出,开设培训班,将非遗作品纳入文创经营范围,组织读者深入非遗创作第一线七个方面。[结果 /结论 ]基于对这一案例的分析,针对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提出思考:利用好网络直播平台,扩大非遗受众面;利用好名人效应,提高非遗关注度;利用好AR/VR技术,提高非遗吸引力。
-
新时代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艺术美学、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民俗节庆、传统体育和游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它是人类历史的文化创造和积累,是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与家园。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习惯。一、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传统武术(撂石锁)培训班在古都开封举行 2020-06-01
为推进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2019年开封市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第一期——传统武术(撂石锁)培训班。本期培训班于4月23日至25日举办,来自开封市各县区百余名传统武术的传承人和部分武术门派掌门参加了本期培训班。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开封市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