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新型文化业态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新生 ——以非遗短视频为例 2020-06-01
新型文化业态,不仅是政策语言,更是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背景。其文化与科技融合、消费驱动作为主线索的特质,既使其区别于传统文化业态,又为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的媒介形式,与传统文化内容的结合,是新型文化业态背景下的突出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短视频是新媒介赋予传统文化新生与活力的典型代表。以抖音为首的一众短视频平台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的非遗短视频内容与制作团队。以非遗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论述其特点和内容分类,探究加强用户使用意愿,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点及面,以窥新型文化业态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新生。
-
仪式观理论下非遗短视频文化传播力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中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衰落的状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注入了生命力.本文通过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整合的可行性,提出关于"仪式观"理论下非遗类短视频在社交平台进行文化传播的几点策略
-
政府来买单 猪年非遗要腾飞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新年伊始又将迎来新的利好消息。在近期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出了针对非遗项目的提案,且关注点从一直提倡的对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的扶持扩展到非遗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以此来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更好地实现非遗项目与市场的对接。
-
非遗文化元素运用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向研究——以扬州瘦西湖景区为例 2020-06-01
扬州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本文从扬州非遗文化元素着手,针对目前扬州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以扬州瘦西湖景区为例,研究如何将扬州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中,发散思维,提升创意,拓展文创产品的实用性.
-
浅谈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这些非遗从古至今都是从人民群众中诞生的,最终也必然会在人民群众中继承发展下来.群众文化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让群众文化工作助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希望以此为群众文化工作找到新的起点.
-
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创新研究——以昆曲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承袭的无形文化遗产,但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濒危,亟须加强保护.文章以非遗项目——昆曲文化为基础,提取昆曲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结合产品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试图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昆曲文创产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产业与文化相融合,最终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目的.
-
非遗类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组成,其中传统音乐蕴含着不少文化、民俗、审美等价值,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被人传承与保护.而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专业的音乐人才,而音乐人才又主要来自各大高校.因此,高校在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具有难以替代的地位,故本文以高校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今非遗音乐文化在高校中被传承或保护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提出一些策略与建议,以实现让非遗音乐文化更好地被传承的目标
-
基于非遗文化传承的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以钦州采茶戏为例 2020-06-01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指明了方向。本文以广西钦州灵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非遗文化采茶戏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将传统戏曲文化振兴和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提出适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并为其他非物质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提供一个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