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最杰出贡献奖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文化之旅 2020-06-01
“BMW中国文化之旅”发起于2007年,是BMW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会问题发起的标志性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旨在探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企业参与非遗保护的典范。
-
文化活旅游火 2020-06-01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备受关注,"非遗+旅游"如火如荼。贵州作为非遗大省,长期以来在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既有效延续了非遗的生命力,又增强了文化旅游的向心力。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特推出"跟着非遗游贵州"系列报道,本期推出"非遗+演艺"篇,一起看文旅融合绽放的亮丽风景。
-
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探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不仅是非遗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有必要继续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研究的成绩,进一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重大问题,以研究促进教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关于黔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思考* 2020-06-01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异彩纷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危险,数字化保护是非遗文化保护的一条重要途径,黔南在非遗数字化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对黔南非遗数字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进行了研究。
-
我看田青 2020-06-01
田青,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研究,积极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因力推“原生态”唱法、主张文化多样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有较大社会影响。2019年1月,当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
信息图形化在蓬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蓬莱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保存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图形化、动态化、插画形式传播非遗,不仅使文化传承带有趣味性、艺术性,对于讲好蓬莱故事有极佳的条件,对于传播蓬莱地区的非遗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2014-2018年新媒体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研究综述 2020-06-01
本文基于2014-2018年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祢"少数民族非遗")的研究文献,对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价值与应用路径、少数民族非遗的产业化开发、少数民族非遗保护观念与模式的创新、少数民族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实践四个议题作了综述。保护、传承与发展仍是当前少数民族非遗研究的重要主题,与以往相比,跨学科视角在少数民族非遗研究中运用增多。但当前存在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偏重理论,缺乏实际评估等问题。
-
探究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有机整合 2020-06-01
非遗保护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对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来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我国当前文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将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保护活动进行有机整合,除了能使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更高的趣味性,使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之外,还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基层群众的重视,由此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本文将对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有机整合进行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