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发展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世界第一,水木清华、 百卉千葩.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却也面临着创新困难的命运.文化创新、 产业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部分.当下,创新发展成为国际热议的话题.我们如何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摆脱难以为继的状态,使非遗创新驱动非遗发展?这些追问亟须解决.
-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问题探析 2020-06-01
互联网+非遗风潮正当其时,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非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互联网+非遗"发展存在的瓶颈,提出"互联网+非遗"传播传承策略,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
商城毛布底鞋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与影像纪实 2020-06-01
商城毛布底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古老的地方性文化记忆、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以及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纪录影像创作为毛布底鞋文化提供了一个进入大众视野的平台,诠释了民间技艺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持续发展。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非遗纪录影像的纪实活动生动地再现商城毛布底鞋传承人生活状况以及毛布底鞋的制作工艺和活态流变,彰显出其文化魅力与经济活力。然而,在生活方式与文化剧烈变迁的当今时代,商城毛布底鞋手工技艺面临着诸多的生存困境,只有通过培养熟练的手工艺人、创新设计理念和营销渠道、与国家改善民生政策相结合才能使之走出困境,实现有效传承。
-
非遗与婚庆相结合的创新性思考 ——以延长剪纸为例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大部分非遗的传承和创新路径仍处困境,亟待解决。以延长县非遗为例,一是延长非遗艺术品产品化变现路径尚未完全开发,二是延长非遗产品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鉴于此,本文通过调研延长县非遗工艺——延长剪纸,挖掘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打造“延长剪纸+婚庆+电商”模式,将剪纸以婚庆衍生品形式进行产业化生产,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对延长剪纸进行新媒体传播和流量变现。此外,通过“非遗+扶贫”模式,剪纸工艺可带动延长县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助力精准扶贫。
-
乌兰察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没有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非遗传承人队伍老化、媒体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搭建非遗传承人培养平台、加大媒体非遗宣传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使得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发展。
-
新时代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 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中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 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等。但是,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 文以宜章县为例,从多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 题。
-
“一带一路”视域下非遗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2020-06-01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活态传承,非遗反哺"一带一路"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非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探讨了非遗在多维融合发展中的机遇以及"挖出来、带起来、走出去"的构建模式,然后探讨非遗在"一带一路"视阈下的"点·线·面·体"活态传承生态体系,最后从政策、产业、推广、发展等多个维度深层次揭示了非遗产业未来发展的优化路径,旨在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一带一路"视角的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
-
公共图书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阅读推广研究——以常熟市图书馆为例 2020-06-01
从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分析常熟市图书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阅读推广案例,包括亲子阅读、微信展览、阅读推广活动、市民课堂四个方面。针对该案例研究,结合常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情况,提出常熟市图书馆应该建立非遗资料中心、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推动非遗走进校园、设计非遗文创,以期丰富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