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创新传播渠道研究——以嫩江流域为例 2020-06-01
2017年初,党中央对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作为重大国策并发布通知,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倡全面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将优秀的非遗项目保存好、传承好、发展好、传播好是新时代建设文化软实力强国的必要途径。本文以嫩江流域为例,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对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像化传播方式和创新传播渠道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
数字化,描摹非遗之美 2020-06-01
穿越浩瀚历史长河,中华大地上,留存至今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可观。如何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本文以传统仪式“撒叶儿哺”等非遗项目为例,讲述如何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为非遗提供保护新方案
-
“非遗”传承创新浅谈 2020-06-01
一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大多数是与农耕文明时代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所留下的宝贵遗产,随着工业文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非遗必然会面临着各种困境。如今,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在当代传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来自方方面面。首先是“非遗热”带来的头脑发热、行为跑偏、目标丧失。“非遗热”造成了人们来不及思考非遗是什么?非遗特性与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
-
关于《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的说明——2018年7月27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2020-06-01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一、立法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施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二者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与人的身体密切相关,而后者是脱离人身体的物质性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身体的载体性。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要端赖身体的存在才能传承。身体的载体性主要表现为身体的变承性、身体的装饰性、身体的表演性、身体的技巧性、身体的行为性、身体的象征性。其二,身体的主体性及主体间性。身体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身体的欣赏、自我价值的确认,身体的主体间性主要表现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存在着人与神的交互主体性、人与自然的交互主体性、人与人的交互主体性。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身体的诗意狂欢性。这主要表现为非遗活动中身体的狂欢活力和非遗活动中身体的诗意魅力。
-
季海波:木偶世家走出的“非遗管家” 2020-06-01
探寻非遗传人、修复廊桥……每项非遗保护项目的细节,季海波一一记在心间.30余年间,季海波走遍了泰顺县295个行政村,哪些位置有哪些民间艺术,每座廊桥有多少根桥木、榫头,他都如数家珍.季海波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泰顺廊桥非遗保护的带头人,2018年获'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称号
-
季海波:木偶世家走出的"非遗管家" 2020-06-01
探寻非遗传人、修复廊桥……每项非遗保护项目的细节,季海波一一记在心间.30余年间,季海波走遍了泰顺县295个行政村,哪些位置有哪些民间艺术,每座廊桥有多少根桥木、榫头,他都如数家珍.季海波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泰顺廊桥非遗保护的带头人,2018年获'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称号
-
“一带一路”建设中白马藏族傩舞“池哥昼”文化传承现状及思考 2020-06-01
池哥昼是一种流传于甘肃文县白马藏族地区的原始祭祀活动,因其文化底蕴深厚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传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通融民心的重要手段,傩舞"池哥昼"文化传承近年来也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田野调查发现"池哥昼"文化传承也存在可胜任的"池哥昼"文化传承人稀缺、"池哥昼"文化存活空间难以扩张"、池哥昼"文化保护与传承进展失衡、当地中小学漠视"池哥昼"文化传承教育等问题,建议尝试调适"池哥昼"文化传承鼓励政策、协调社区推进文化挖掘传承工作、申办旅游节激励文化传承创新、创新当地"池哥昼"文化传承平台、原生态傩舞"池哥昼"艺术进中小学等方面入手,"池哥昼"文化传承问题会逐渐被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