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

共检索到 287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运城市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是实现其有序开发的重要前提。资源禀赋条件、开发条件、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产业化效益等5方面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在对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分类基础上,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遗产知名度、市场开发情况以及遗产所在地区位条件等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非遗资源的级别。关公信俗最具旅游开发价值,其次为传统手工艺类、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类非遗资源。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民间文学以及传统医药类非遗的旅游开发评价得分较低。结合遗产资源评级状况,提出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建议。

  • 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文化价值较高,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利用方式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等问题。濮阳市政府应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与周边区域进行旅游合作开发,规划开发一批精品非遗旅游线路,同时对非遗特色美食进行开发,形成规模化的旅游产品。并形成以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为主的互动机制,为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保障,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性研究 2020-06-01

    利用区位熵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市域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测度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程度。研究表明:①云南省16个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②云南省的传统舞蹈、传统技艺区位熵值差异不大,其空间分布较为均衡,民间文学在德宏、普洱较为集中,传统音乐在怒江最为集中,曲艺类非遗集中在西双版纳、楚雄、昭通,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在昭通最为集中,传统美术在大理较为集中,传统医药在昆明、楚雄较为集中,民俗在怒江较为集中,区位熵2.15,其余地域较为均衡。③国家级非遗与相关旅游因素之间系数检验不显著,省级非遗与相关旅游因素之间系数检验显著。

  • 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活化利用研究 ——以三明大田板凳龙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原始、最真实、最民族、最鲜活的遗产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通过活化的途径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最有效的保护。闽中三明大田的板凳龙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有效活化利用与保护,是本文研究与探索的重点。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视角,以剧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探讨非遗活化利用因素,为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旅游开发模式 2020-06-01

    运用定量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国家级及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类型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非遗资源以区级为主,种类齐全。在类型结构上以民俗及传统技艺类非遗为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及民间文学类非遗次之;广西非遗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性强;国家级非遗资源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北部及西北部,区级非遗资源的分布形成一个主核心区、两个高密度区、两个中密度区;各类型非遗资源分布特征不同,地域差异突出。依据非遗旅游开发原则,结合区域民族特色,分别从"一核两区一带"民族特色旅游开发、区域联动旅游产品开发两个方面提出多种类型的旅游开发模式,以期为广西非遗资源的保护及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及旅游开发研究 ——以云南省白族三道茶为例 2020-06-01

    以云南省白族三道茶为研究案例,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构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模型,总结民俗类非遗的濒危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①影响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五大要素,按照其重要程度排序为:文化因素、遗产传承因素、经济因素、意向态度、社会因素;②云南省白族三道茶为稀缺型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③提出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大原则和旅游开发的三个建议。

  • 基于FH R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决策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在开发旅游资源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在保护非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该文以凤阳县和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研搜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启发规则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研究,运用模型计算对比分析,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化石型”非遗博物馆与乡村旅游发展刍议 ——以社渚傩博物馆为个案 2020-06-01

    现代性的背景使得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条件以及传承动力,这类"化石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失去了"原生态""活态"属性,仍然能在当下乡村旅游建设热潮中,通过社区博物馆的形式获得再生。作为乡村旅游的文化资本,地方非遗博物馆通过物品展示、非遗表演等获得"表演性真实",既能加强地方族群对自我地缘、文化、身份的认同,也向游客深描了地方历史"传统—现代"动态变迁过程。作为旅游公共空间的非遗博物馆是能转换为旅游经济利益的文化景观,以满足社区经济发展的合理诉求。社渚傩博物馆是"化石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的个案之一,以其视觉化、开放化、公共化与景观化,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建构起丰富的人文资源与文化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