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

共检索到 287 条数据

  •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旅游产品体验设计研究 2020-06-01

    目的在对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的前提下,需要对"非遗"相关产品进行创新,并且结合政策更好地利用非遗的技术与产品,将旅游产品与非遗的创新相结合,通过分析当下旅游群体的特征、旅游行为与消费需求,进行合理的产品体验设计研究。方法通过调查法收集旅游消费者需求数据并进行分析,了解现代旅游产品体验设计现状与消费者在个性化、交互体验与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具有针对性地提出"非遗"创新与旅游产品体验设计方法。结论根据消费者需求和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旅游环境,设立"非遗"主题明确且地理位置统一的游览区域;二是要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使消费者在学习与参观"非遗"项目的同时能够融入其中,获得参与感,得到更良好的体验;三是需要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将其与非遗的创新与传播相结合,在旅游体验中加入现代科技元素与智能化工具;四是要做好旅游产品的后期推广,将"非遗"衍生品功能性提高,使其自然地融入现代生活。

  • 基于R M P分析的广西北部湾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姿态万千,发展海洋非遗旅游是发挥北部湾地区海洋资源优势、活态保护与传承海洋非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RMP分析法,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资源概况、旅游市场、产品类型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目前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遗资源旅游开发的现状,应加快以资源为优势,合理有序开发;以市场为导向,增强海洋非遗旅游市场营销力度;发挥创新驱动引擎作用,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强化政府职能,建立海洋非遗旅游开发保障机制。

  • 文旅结合下县域非遗节庆旅游协同发展 ——以广西资源县河灯歌节为例 2020-06-01

    2014年资源县"七月半"河灯歌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七月半"文化历史悠久,具有资江两岸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双重文化蕴涵。本人运用田野调查法,以资源县河灯歌节为例,了解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近六年活动举办情况,认识到资源县河灯歌节旅游发展正处于瓶颈期。根据现阶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几点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对县域非遗节庆旅游实践的思路有所裨益。

  • 后申遗时代促进京杭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科学发展对策新探 2020-06-01

    在后申遗时代,为解决京杭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一国家级战略规划的全面实施,必须大力促进京杭运河非遗旅游开发的科学发展。为此,应当妥善处理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创新与提质运河非遗旅游产品,打造运河非遗旅游大格局,构建公平合理的非遗旅游开发收益分配机制。

  •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020-06-01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非遗保护工作从单一的项目性保护转向关注遗产项目所孕育、依存发展的文化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具体实践。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目前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全面推进,并已初见规模。在建设工作中,还需要加深认识,进一步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把握好方向。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非遗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最初建设背景、定位与目标、核心问题、文化特色、文化旅游与文化生态区关系、政府主导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有效途径。

  • 施政强和他的永春纸织画收藏 2020-06-01

    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自2001年昆曲成功申遗以来,我国"非遗"概念下的保护工作也进入了第20个年头,成绩之大,有目共睹。而早在国家刚刚明确提出"非遗"保护目标之初,我国民间的诸多有识之士就积极投身于各类"非遗"项目的抢救和保护事业之中,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福建著名收藏家施政强便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本期,我们要讲述的便是,施政强和国家级"非遗"永春纸织画的故事。

  • “非遗”+旅游:深挖当地特色,营造动人氛围 2020-06-01

    我在湖南日报社工作10年来,主要是从事文化和旅游新闻报道,深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联度极高,旅游景区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而在方法上则要深挖当地特色、营造动人氛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基于海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 2020-06-01

    本文基于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实地调研,在分析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对其保护与旅游利用进行了辩证分析,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的旅游购物品、社区化和非遗小镇旅游、实景演艺、节庆活动的模式。以期对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