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7 条数据
-
非遗视角下的扬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 2020-06-01
一、扬州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现状(一)现状分析扬州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拥有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雕版印刷技艺、扬州剪纸、扬州盆景技艺、杖头木偶戏、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扬州刺绣、扬州画派等。近年来,扬州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如建设扬州工艺美术坊、建设
-
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的山西实践 2020-06-01
近年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部门把“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非遗保护形成新的气象和格局,非遗传承实践日趋活跃,非遗扶贫为脱贫攻坚开辟了新道路,注入了新活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成为扶贫领域的新亮点。
-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设计 2020-06-01
本文主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设计的相互借鉴,融合共生。运用合理的设计手段,如遵从随地所宜、因材施艺、择材施技等方法来进行产品设计研究,从设计的角度来阐释非遗文化保护的合理措施,并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产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基于国外研究的理论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商品化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但是国内外对此的研究都稍显薄弱,尤其国内学者对于非遗的价值、真实性、商品化的研究尚缺乏与国际学界的对话。基于国外前沿的遗产思辨研究视角,本文提出了一种"过程式"的视角,把非遗商品化过程和非遗的价值构建过程进行整合,以云南丽江的非遗为例,揭示了非遗商品化过程中的动态价值构建过程和多元价值构建过程。研究突破了国内既有传统理论视角的局限,通过建立创新的非遗思辨视角来审视非遗商品化中出现的遗产价值、文化变化、真实性等理论问题。
-
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2020-06-01
与风景名胜区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旅游纪念品相比,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加鲜明的个性。走出博物馆的非遗迅速赢得市场,"活"了起来。但要实现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跨越,必须持续不断地创新,紧紧抓住市场和年轻人
-
广西连片特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研究 ——基于融水梦呜苗寨、三江程阳八寨景区的分析比较 2020-06-01
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成为精准扶贫"造血"的新范式。通过对广西连片特困地区内的融水梦呜苗寨、三江程阳八寨景区,基于管理模式、非遗资源转化旅游项目、扶持政策及配套三个方面,对两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实践进行对比。提出要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结合实际,选择适宜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旅游管理模式;完善基础设施,更多优惠政策倾斜向民族连片特困地区。
-
创新探索“非遗+扶贫”模式,形成创收增长极——“非遗+扶贫”的湖南实践 2020-06-01
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利用“文化和旅游因子”,以非遗扶贫工坊建设为主要抓手,创新探索“非遗+扶贫”模式,打好文化和旅游扶贫“组合拳”,激发内生动力,取得了较好成效。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表扬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通报 2020-06-01
川府函[2020]10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于2019年10月17日至10月22日在成都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