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3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30)

共检索到 230 条数据

  •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0-06-01

    民族服饰艺术是我国服饰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服饰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服饰改良与创新是传承非遗文化的主要方式。侗族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侗族服饰别具特色,侗锦更是精美华贵,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文章通过对侗族传统服饰结构的分析及研究,提出在保留其民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将传统服装的二维平面结构改良为三维立体结构,并创新设计符合时代审美的结构与款式的观点,为我国民族服饰结构改良与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 民族院校在“非遗”传承教育中的探索 ——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承载着各族人民世代承继的传统文化智慧和记忆载体。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热潮,新时代和现代化对其提供了新的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民族院校在"非遗"传承教育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开展教育成为亟须关注的问题。

  • 对贵州黎平县侗族武术文化的调查研究 2020-06-01

    觅洞村侗族武术是中华灿烂民族史上遗留给现代人的魁宝,它所体现的文化可谓是侗族人民应该守候的精神家园。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黎平县觅洞村侗族武术文化的起源、侗族武术的分类、收徒仪式、对外交流及社会功能进行阐述,从中发现侗族武术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传承人制度的缺陷和传承模式过于传统等问题。建议:加强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队伍建设;政府职能部门要对侗族武术进行保护与扶持;请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对外交流机制以及打造侗族武术文化节。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民族文化融合分析 2020-06-01

    现阶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我国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语言文字方面、生活习俗方面、宗教信仰方面、服饰文化方面、婚俗文化方这些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现,并分析了非遗语境下民族文化融合的未来前景。

  • 武陵山区民族音乐非遗保护现状调查 2020-06-01

    我国民族众多,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非常特色的艺术文化。随着社会对民族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民族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开展武陵山区民族音乐非遗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对实现武陵山区民族音乐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 “浑身板”舞蹈形态进入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初探 2020-06-01

    山西民间舞丰富多彩,被老艺人保留和传承下来。作为本地高等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老师,怀着本土文化情怀的一颗心。在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翼城《浑身板》不被关注,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时,笔者深感惋惜,同时对本土舞蹈艺术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为响应我系转型大力发展山西民间舞蹈的号召,笔者在文中,对浑身板进入高校民族民间舞课堂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山西舞蹈类非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 《辽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出版 2020-06-01

    由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组织编辑整理的《辽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以下简称)于近日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概览》收录了辽宁省内23个国家级和51个省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考据翔实的史料、质朴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多视角诠释了辽宁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流变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详细介绍了遗产名录的历史沿革、分布区域、项目特色、文化内涵,是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一次科学整合,融学术性、史料性、可读性为一体,对今后的非遗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 熏陶渐染 成就未来——“蒲公英行动”与“少年非遗” 2020-06-0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与老挝、缅甸、越南接壤,有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拉祜族等13个世居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一、“蒲公英行动”牵手“少年非遗”“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国际性课题。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守护人类精神家园和文化基因是我们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传播媒介的活态文化遗产,因此,人的传承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少年非遗”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