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7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75)

共检索到 2875 条数据

  • 交行私人银行打造圈层化营销新模式 2020-06-01

    作为庆祝交通银行创立110周年及推岀私人银行业务10周年的重头戏,交通银行"百年交行致敬非遗”系列活动聚焦超高净值私人银行客户普遍感兴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线上推出系列纪录片《讲究》,线下建立超高净值客户深度文化品鉴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圈层化营销新模式,成功助推超高净值客户业务拓展,引发市场热切关注。

  • 安徽非遗张氏大洪拳张世宏喜收弟子 2020-06-01

    2018年元月27日,在合肥市万国大酒店隆重举行了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张氏大洪拳申遗成功暨张氏大洪拳拜师仪式,出席拜师仪式的嘉宾有阜阳师范学院教授、武术八段刘勇,巢湖市武术协会主席,武术七段周德俊,蚌埠市武术协会副主席,蚌埠岳王武馆副馆长秘书长张四维等,以及拜师弟子和武友近百人。张世宏向拜师19名弟子分发拜师回帖,宣读进入师门的门规,进行了尊师重道,发扬光大张氏

  • 非遗传承人高丙建 2020-06-01

    高丙建,1962年生,河南禹州神垕人。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市级非遗传承人。1986年至1998年创立了东方艺术陶瓷厂,2009年创建金鼎钧窑。2011年被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授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11年获得“许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柴烧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2年作品《手拉梅瓶》在河南省钧瓷窑变创新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 国家级“非遗”广东汉剧再上银幕 2020-06-01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广东省文联等出品的广东汉剧戏曲电影《蝴蝶梦》日前开机。这是继《白门柳》后,广东汉剧这项国家级“非遗”在新时期再一次被搬上银幕。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乱弹”,是皮黄声腔剧种的分支,用中州官话演唱,至今已有约300年历史,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薛城有个“泥哨陈” 2020-06-01

    技艺高超、富有爱心、“非遗大师”……凡熟悉陈勇老师的人,口中传递的一定是清一色满满的正能量。陈勇,男,70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山家林小学美术教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98年毕业于枣庄师范,执教美术教学一线,21年来,其泥哨作品在《山东青年报》《枣庄日报》《枣庄教育报》等多家报刊发表

  • 春天,淮阳向世界发出邀请 2020-06-01

    世界非遗聚淮阳,春风十里等你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3月8日至4月7日在河南省淮阳县举行。一年一度的羲皇故都朝祖会同期进行。本届展演活动以“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以陕西、青海、河北、四川、内蒙古等10个省、自治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演类项目为主,主要表演形式有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等,展演分6场,共有35个项目参加展演活动,其中世界级项目3个、国家级项目18个、省级项目5个,市县级项目9个。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不应受传承谱系的制约和限制 2020-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国家文化部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批准任命了各级文化非遗代表性项目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推动了非遗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成就了将近灭绝的非遗品种,起死回生,再次发展,对传统文化及传统工艺美术起到了凝心聚气、凝神聚力的积极作用。在文化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呈现出积极向上,传承发展的新局面。

  • 让非遗保护凝聚成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核——河北省廊坊市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传承创新方式调研 2020-06-01

    城镇化建设使农民从平房住到了楼房,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生态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产生和滋养传统非遗文化的土壤正在日渐式微甚至消亡.如何留住乡愁,使文化成为共同的情感寄托?河北省廊坊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