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75 条数据
-
以“木活字”为例谈非遗名称与商标注册 2020-06-01
伴随着“生产性”[1]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走入市场。商标作为企业的名片,有助于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但同时也引起了非遗领域中的知识产权争议。例如,浙江省瑞安市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技术”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的全部传承人为达到生产性保护的目的,组成了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并考虑以市场化的方式活态传承和自我生存。但是,他们发现,以“木活字”三个字出现的商标已经
-
剑川白族布扎带头人刘丽湖 2020-06-01
《剑川县志》载:端午节……剑川儿童有的手戴内装香蒿的丝绣猴、虎、狮、兔、太极、童子、金鱼、绣球、西瓜籽、花串等布扎饰物,玲珑可爱、香味扑鼻。相传此等吉祥物可以驱瘟辟邪,保护儿童健康。剑川布扎作为一种艺术,随着民俗延续至今,现已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县也因此产生了各级布扎非遗传承人多名。1959年出生于剑川县甸南镇沙尾登村的刘丽湖就是早期被省文化厅、省民委命名为云南省民间
-
走进西藏非遗 2020-06-01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西藏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非遗项目丰富多彩、历史悠久。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前4批区级非遗项目达323个。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达460项。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西藏各地围绕“多彩非遗,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同步开展近80项系列宣传活动,展示近年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宣传和普及非遗保护相关知识,营造全社会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
-
印尼钱币上的民间舞蹈 2020-06-01
印度尼西亚被誉为"世界人类学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2016年,印尼发行了新版全套7枚卢比纸币,展现了本国各地区、各族群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在世界钱币界掀起了一股清新的非遗艺术风。印度尼西亚的民间舞蹈反映了印尼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资料显示,印尼有超过700个族群,每个地区和族群都有自己的舞蹈,共有超过3000种原创舞蹈形式。这些舞蹈在政府的支持和运作下,通过艺术
-
承文化韵 缔珠宝梦 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宝)研发基地揭牌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珠宝行业的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2020-06-01
3月26日,由深圳市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宝)研发基地揭牌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珠宝行业的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在金展珠宝广场隆重举行。这个中国珠宝业界独创的,也是唯一的非遗文化传承平台的建立,得到了众多领导及业者的热诚关注和参与。
-
2018年度全省非遗处长(中心主任)培训班在南浔举行 2020-06-01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论述,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精神,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提高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的能力素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10月29日-30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州市南浔区文化体育局执行承办的2018年全省非遗处长(中心主任)培训班在湖州市南浔区开班。
-
2017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2020-06-01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文化部非遗司的业务指导下,由光明网主办、中国移动咪咕文化协办的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于2018年1月24日圆满结束。
-
非遗绽放“白蛇”之美 2020-06-01
今年4月,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惊艳首演。流转千年的《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荡气回肠的凄美故事,发生在西子湖畔一个烟雨迷蒙天,跨越人妖之间的恋情,情感与宗法之间的冲突,悲壮缠绵,流转千年。导演徐俊将“古典新美学”理念,用现代视角结构中国经典传说,东西融汇,音乐和编舞都来自美国和丹麦艺术家,灯光、舞美和造型等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