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4 条数据
-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20-06-01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包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是基于心理优越性和行为坚定性的文化表现,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世代传承和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因。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高校图书馆自身就有义不容辞的重要作用:除了需要将非遗继续传承下去,还应尽力保障其独有的生命活力,继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振兴民族精神,共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途径研究 ——以滁州地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智慧结晶,也是地域文化传承的具体生动展现。它记录着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定民族地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稳定有着重大意义。文章主要以安徽省滁州地区为例,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了传承保护的途径,包括建立非遗文化传承基地、非遗文化数据库、非遗文化"六进"等,以及新媒体技术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创新应用。旨在对滁州地区非遗文化遗产传承途径提出有效策略,也是对滁州地区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未来发展的积极探索。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进程中的“异化”行为分析 2020-06-01
近年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生产性保护"开发的推动下,对非遗文化胡乱打造、随意包装以及对其文化精神不负责任的传播和解读,使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化"为某些地方、某些人的"生财之道";非遗的传承形式与价值内涵已几近丧失;非遗的传承主体(传承人)也大多丧失了话语权,在"发展创新"的大旗下,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迎合市场。于是非遗主体主动让位,利用者则反客为主,任意市场化。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我们将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
-
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与“创”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特殊文化形态,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017年,中央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新时代如何在传承、传播、创造、创新中推进"非遗"工作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一个重点。
-
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论述 2020-06-01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族群的核心情感纽带,是人类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客观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在世世代代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动态文化遗产,也同样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独特文化基因,更是整个民族集体精神情感的直接体现。但是我们也同样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多元文化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我国传统非遗文化的生存空间。尤其是文化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更是在客观上使得我国文化生态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
非遗作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载体的路径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源头。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的今天,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格外突显,而很多非遗传承却在现代文明环境中逐渐没落,非遗亟待创新性传承来顺应新时代下的新需求。大学生作为最有创造力的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尤为重要,以其为主体的非遗创新性传承也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供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非遗流失和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探究以非遗为支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新路径。
-
文化自信背景下苏州碧螺春制茶技艺非遗传承人培养实践研究 ——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0-06-01
苏州碧螺春制茶技艺2011年被列入中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手工制茶的局限,现在该非遗技艺的传承后继乏力。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大师工作室和专业发展,将非遗技艺嵌入专业和课程,为文化自信背景下苏州碧螺春技艺非遗传承人培养做了一些实践研究。
-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本文主要针对花艺陈设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分析,阐述如何让传统插花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秉承中国传统文人内核,同时又有机结合当代设计思维、先进理念进行研讨。从我国传统花艺的背景,非遗传承困境及市场现状,其在室内设计中的特征及本质,如何传承创新四个方面阐述我国传统插花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从设计学角度以期能够给予相关行业从业者有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