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18)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18)

共检索到 118 条数据

  • “非遗”民间舞蹈在地方高校的传承与教学路径研究 2020-06-01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组成内容,具有展现各民族精神理念和文化内涵的作用,受到当今社会的重点关注。通过融合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能够使非遗民间舞蹈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生活实践中,便于继续研究非遗民间舞蹈的内涵与价值,同时也实现非遗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非遗民间舞蹈在高校传承教育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可行的教学改进措施,促进非遗民间舞蹈在地方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 广东客家席狮舞课程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2020-06-01

    广东客家席狮舞,原是当地香花僧人做斋时卷席为狮起舞的穿插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笔者以"惟真求新,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席狮舞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广东客家席狮舞课程,赋予其教学形态的新面貌,由此对非遗舞蹈的校园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 羌族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性别文化特征透析 2020-06-01

    本文以羌族具有代表性的四种音乐舞蹈类非遗项目——羊皮鼓舞、莎朗、羌笛、羌族口弦为例,解读羌族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别文化特征,并分析其传承实践中形成性别差异的原因。文章认为,非遗文化传承在新时期面临男多女少、后继乏人等问题,适当打破传承体系的性别禁忌,是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实践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 一甲子守护民间艺术的非遗传人 2020-06-01

    鲜艳的宝塔顶,船头"梢公"撑篙引船,船上坐一"仙姑",船尾"摆梢婆子"手握破芭蕉扇随船而行,还配有敲锣打鼓、拉琴,唱词即兴创作。采莲船作为湖北传统民俗舞蹈形式深受百姓喜爱,2007年入选武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武汉江夏金口,一支"武汉采莲船"的民间非遗民俗表演艺术团队,将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送到金口每个村庄和校园,丰富了江夏百姓的文化生活,也担起了艺术传承的重任。学徒工巧遇汉剧大师

  •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遗产体系 ——首届 “非遗传统舞蹈生存现状研讨会”回眸 2020-06-01

    2019年9月21至23日,首届"非遗传统舞蹈生存现状研讨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近14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就传统舞蹈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现状、参与力量、策略方法、传承路径、经验反思、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本次研讨会拓展性地从人类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出发对传统舞蹈类非遗的生存现状、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意义重大。从学术层面来说,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拓宽研究范围;从文化传播层面来说,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高校教学层面来说,有利于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并为之推动学科建设。大会认为构建中国特色遗产体系的时机已然成熟。

  • 传承“非遗”之我见——以传统舞蹈为例 2020-06-01

    自2000年左右,我国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和传承工程以来,通过组建机构,架构体系,颁布法规,设立节日,确定项目,确认代表性传承人等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被国外同行们誉为“‘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不过,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就当下“非遗”保护和传承现状而言,传承环节显得非常薄弱,不仅存在的问题多,且传承难度也大,作为“非遗”组成部分的传统舞蹈传承亦然。针对此,本文将以传统舞蹈为例,从“‘非遗’为何”“为何传

  • 贵州省非遗传统舞蹈旅游开发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0-06-01

    立足于保护、传承和发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相关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商业模式。聚焦贵州省非遗传统舞蹈旅游开发,以实现其良好与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对贵州省非遗传统舞蹈进行旅游开发存在问题成因、模式特点对比等进行科学分析,分别从宏观引导层面和微观操作层面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求获得具有创新性的旅游开发路径建议。

  • 广东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舞蹈编创的影响 2020-06-01

    广东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当地人民生生活的历史积淀,了解广东沿海地域的媒介与桥梁。广东省海洋非遗对舞蹈编创提供了养分的土壤,通过是对广东省海洋非遗的整理,研究海洋非遗对舞蹈产生的影响。便于舞蹈编导在编创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借鉴,也用过舞蹈的方式来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