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12 条数据
-
以『匠心』刻木的艺人——段四兴 2020-06-01
剑川自古以木雕技艺精湛而著称,唐宋时期,剑川木雕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经典作品不断问世。剑川木雕艺人的足迹留遍祖国大江南北。1996年,剑川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2011年,剑川木雕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17年底,剑川县共有各级木雕非遗传承人80人。得知省级非遗传承人段四兴名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便跟他约好时间,到剑川兴艺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去采访他。
-
万木繁华雨当先——《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序言 2020-06-01
风起云端,水激石涧。张西昌博士的《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即将出版,这是一件期待已久的喜事。喜之所在,是他多年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对弱势群体的手工艺匠人甚为关注。这些绝大多数生活在底层的艺术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身的生活状态,也支撑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基础。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遗”保护工作便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推进和高度重视,其概念为国人所熟知,同时也
-
数字媒体艺术助力非遗传承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人们尝试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展现、传承非遗,并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天然具有用现代化的语言表达、展现非遗的优势。在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也不乏针对非遗的研究与创作。如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以非遗为题材创作的诸多多媒体作品连续四次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三次获得莫必斯多媒体国际大奖赛全场大奖;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根据学院优势,创作了
-
赏石艺术保护示范单位授牌仪式在狼牙山隆重举行 2020-06-0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要求,弘扬历史悠久的赏石文化,发挥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保护中的独特作用,在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狼牙山文化博物馆隆重举行了博物馆日纪念活动和国家非遗赏石艺术保护示范单位授牌仪式。本次活动由河北省观赏石协会、中共易县县委宣传部、易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易县教育局(文体办)、易县国土资源局、狼牙山镇共同主办,狼牙山文化博物馆承办。出席活动开
-
非遗绽放“白蛇”之美 2020-06-01
今年4月,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惊艳首演。流转千年的《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荡气回肠的凄美故事,发生在西子湖畔一个烟雨迷蒙天,跨越人妖之间的恋情,情感与宗法之间的冲突,悲壮缠绵,流转千年。导演徐俊将“古典新美学”理念,用现代视角结构中国经典传说,东西融汇,音乐和编舞都来自美国和丹麦艺术家,灯光、舞美和造型等来自中国
-
任乃贵:用一生摇响马夫铃声 2020-06-0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学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肯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栏特推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系列,旨在让更多喜欢文化艺术的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非遗艺术,了解“非遗大师”们的精彩故事与多彩人生。欢迎读者朋友推荐你心中喜欢的“非遗大师”及他们的艺术与生活。来稿请发278660589@qq.com,标题请注明:“非遗大师”。
-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一行在福建调研 2020-06-01
2018年11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一行在民盟中央常委、福建省委会主委、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守钦等的陪同下,参观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陈晓光副主席一行观看了福建非遗精品展、福建德化陶瓷艺术精品展非遗动态展演。陈晓光副主席对非遗传承人精湛的技艺及我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均表示赞赏。
-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传承非遗艺术 创办特色职教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阜阳科技工程学校坚持以“和合”文化为统领,践行“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保合太和”的价值观,倡导“和谐、和善、创新、融合、合作、适合”理念,积极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以非遗教育传承为特色的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