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1 条数据
-
东南亚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观*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2013-2018年参加中国—东盟戏剧周的东南亚11个国家26个文艺团体演出剧目的追踪调查,探析影响东南亚国家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外来因素,研究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经验和危机,并对其学术理念、公共文化展演实践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并作批判性吸纳,有助于中国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建设,对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表演艺术类遗产在非遗教育中的样态、问题及策略 2020-06-01
本文以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教育为思想基点,从表演艺术类遗产入手,由表演艺术类遗产在非遗教育中的样态、问题及策略三部分内容进行剖析,探讨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中,如何通过课程衔接、可持续性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寻找新的途径,为表演类遗产融入学校教育寻找对策,并提出方法建议.此外,本文从探讨非遗教育在新时代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再次强调了非物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
新时代群文工作中的非遗表演艺术 2020-06-01
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想到各种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和礼仪民俗,然而非遗的范畴远不尽此,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曲艺和节庆习俗等。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亟需我们共同保护其所赖以存续的生态环境,而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各文化馆、站,已经通过日常的群文工作,特别是表演艺术方面相关的比赛、创作表演、业余团队扶持等努力,挑起对非遗特别是具有表演方面的非遗项目的保护重任。非遗保护任重道远,非遗培育百年树人,非遗生态积水成渊,当今群众文化工作中表演艺术相关的非遗保护传承,需要正视,亟待重视。
-
幼儿园传统民俗活动表演形式初探——以非遗“洋蛇灯”为例 2020-06-01
习总书记曾多次提出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将传统民俗活动表演形式与幼儿游戏活动有机融合,是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非遗“洋蛇灯”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素材,本文试从“抓住兴趣,了解洋蛇灯”“巧妙设计,活化洋蛇灯”“合理选材,多变洋蛇灯”“精心组织,趣玩洋蛇灯”“总结延伸,传承洋蛇灯”等方面入手,进行传统民俗活动“洋蛇灯”在幼儿园游戏中的传承实践与探索,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到独特的“洋蛇灯”文化,以达到传承与创新的教育目的.
-
试论“非遗”视野下的万载“开口傩”的演奏形态及音乐构成 2020-0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宣传等部门对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万载"开口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问道之一,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且能够通过该文化活动形式得到一定的精神寄托。本文将从"非遗"视野下的万载"开口傩"的表演形态和音乐构成进行分析。
-
受授于民——美姑县非遗音乐表演团队调查报告 2020-06-01
“美姑县非遗音乐表演团队”是在凉山州美姑县彝族民间艺人阿铁说日的倡导下、组织建立的彝族传统民间音乐表演团队。该团队成员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传承人的级别包括州级到国家级皆有,表演曲目以民间音乐为主,主要有民歌、器乐等,兼以新创编的器乐合奏。本文将从乐团概况、演奏曲目及形式、传播、传承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该乐团的研究来看乐人、乐团这一创建和使用音乐的人类个体和群体,是如何体现“受于民、授于民”这一音乐文化传承机制、非遗前后该乐团所呈现出来的转变以及其操持的音乐所体现出的“我调”特征。
-
高等职业院校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为案例 2020-06-01
处于现如今社会发展现状下,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保护,已经成为国际间的一大共识。针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作为关键核心,同时更作为"非遗"步入当前社会发展可持续的根本。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高职院校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湖南艺术职院校为例,充分挖掘表演类非遗的文化精髓,基于文化的空间、形态、传承主体多方面展开,针对现如今的表演类非遗传承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
黔心匠意·非遗在凯院 2020-06-01
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凯里学院举办"黔心匠意·非遗在凯院"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启动仪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计划学员作品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验,同时还举行"非遗.生态.传承"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等。凯里学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终把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