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地方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效平台的研究 ——以湖南文理学院及其周边“非遗”项目为例 2020-06-01
地方高校在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不断增大,地方高校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地位日渐凸显。通过建设课程创新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和文化展演平台,形成系统性的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对于地方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
非遗进校园是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2020-06-01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现在比较推崇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案,在非遗进入校园后,可唤醒学生的民族记忆,可建立文化认同感,可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非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还可帮助学生形成保护非遗的观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可提高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效果。本文简单阐述非遗进校园、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辩证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保护工作,与开发利用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我们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和论证似乎更侧重于保护,而对合理开发利用的关注则相对不足。通过对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形势分析,非遗从生发伊始到当今成为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进行了剖析。当前,我国的文化市场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浸淫,我们必须勇敢面对严酷的文化市场的竞争。就非遗来说,只有通过健全机制、注入资本、完善法规等手段来强化其商品属性,积极参与市场交换,才能确保它的安身立命之基,并使其最终得到有效的活态保护。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融合研究* 2020-06-0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改变和消失,成为既紧迫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作为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重要职能的地方高校,通过开发"非遗"特色校本课程,建立"非遗"校园传承基地,开展"非遗"创新实践活动,实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有机融合,重创"非遗"的活态传承空间,实现"非遗"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 2020-06-01
传统医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别非遗的独特属性。在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中需协调与平衡医药监管者、行业参与者及非遗传承人等多方角色的意见和利益。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可有助于推动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工作朝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
-
壁画在传扬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项目,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题之一。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城市新型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不少非遗文化遭到边缘化,悄然退出人们的视线和生活。壁画是环境艺术,能营造当代大环境的文化形象,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形象载体。该文试从壁画的艺术特点与海南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利用壁画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助力海南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动画的诗学意涵研究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静态保护逐渐过渡到动态影像的记录和呈现的阶段。期间诞生了一些反映中国非遗内容的动画作品,例如动画片《年画中的传奇》《非遗特工队》等。很多作品采用传统动漫的形式去讲述非遗故事,在表现形式上缺乏非遗文化的独特审美意涵。2019年诞生第一部青砖雕刻的动画《囍厢记》,该片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工艺制作的定格动画片,通过徽派砖雕艺术去叙述中国传统故事。由
-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启示 2020-06-01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析总结日本、韩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经验,从完善立法保障、聚焦保护与传承的平台建设、多渠道拓宽公众参与体系、强化对传承人的管理以及保护和创新并举等方面,阐述国外非遗研究经验对国内开展非遗保护研究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