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探——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的灵魂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凝聚地方全方位的力量。本文在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介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建立特色"非遗"馆藏、创办"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打造"非遗"阅读推广品牌等方面的做法。
-
汇聚非遗人才 共建传承平台招募帖 2020-06-01
在漫长的制瓷历史中,景德镇历代瓷工创造了精湛的传统制瓷技艺,这是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也是留给世人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加强手工制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大非遗研究和传播力度,积极培养后备人才,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院)拟充分发挥资源平台作用,诚邀全市各类非遗人才及民间高手,联手共建传承平台,共享发展成果。
-
文旅融合赋能纺织非遗 2020-06-01
全面促进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开发生产优质文创、文旅产品,丰富社会大众的精神与物质文化生活7月3日,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全国首家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园区——北京咏园召开。与此同时,“中国纺织非遗创新成果展暨首创非遗设计创新展”也在此处举行。在展览上,可以看到非遗传承人
-
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会简介 2020-06-01
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会,承载和沉淀近二十年推广民族文化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对推广、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挖掘、保育、推广、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以及在提升传承人尊严和创作空间的目标上,工作量庞大而且要求细致;虽然大中华地区的非遗种类丰富,范围广、资源多、讯息量大,但是,该会仍以专心专意、深耕细作的态度,致力从多维度保护、推广、传承和发扬属于大中华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福建南音馆阁现状调查报告(上) 2020-06-01
众所周知,以福建省泉州地区为代表的闽南区域文化——南音,是一朵弥足珍贵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奇葩,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被学界誉为"中国音乐史活化石"。作为与昆曲、古琴等全国性的中华优秀民族艺术品类并驾齐驱的"双料""非遗",南音无论历史价值还是现实意义
-
让活态非遗传承浸润校园的策略与实践 2020-06-01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在渔樵农耕的悠悠历史中形成了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形态,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已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脊梁和历史的发展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了华夏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
非遗视角下的扬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 2020-06-01
一、扬州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现状(一)现状分析扬州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拥有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雕版印刷技艺、扬州剪纸、扬州盆景技艺、杖头木偶戏、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扬州刺绣、扬州画派等。近年来,扬州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如建设扬州工艺美术坊、建设
-
潍坊“非遗+”探索发展新思路 2020-06-01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19年12月25日正式获批,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民俗民间文化传统浓郁,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俗风情区域之一。自保护区设立以来,就以"非遗+"为核心,在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发展、致力文化创新、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使保护区呈现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景象。潍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过程中,以传承为核心,以发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