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1)

共检索到 131 条数据

  • 蓝延兰:让彩带成为畲族的标志 2020-06-01

    蓝延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彩带编织项目省级传承人,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在彩带工作室里见到蓝延兰的时候,她正要去换民族服饰.每周二和周末,她都会在这里,演示彩带编织的过程,这也是她作为畲族彩带非遗传承人工作的一部分

  • 枳壳等10种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化建设项目启动 2021-08-26

    枳壳等10种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化建设项目启动

  • 万载举行李渡烟花产业联盟项目签约仪式 2021-08-26

    万载举行李渡烟花产业联盟项目签约仪式

  • 简论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可持续传承发展——以中堂镇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龙舟制作技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重点是可持续传承发展,一是选拔好非遗项目传承人关系到可持续传承发展;二是制定有效具体的保护非遗项目方法和措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三是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简析三个非遗保护方法和措施关系到可持续传承发展方面提出个人见解.

  • 活态遗产的过程性保护——以代表作名录中饮食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措施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在当代的延续,因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共同实践而具有其活态性。这种活态性决定了非遗保护必须具备过程性的特点。基于此,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实现了范式转换,其中对"保护"(safeguarding)的定义即是一个包含九个环节的工作框架。为了理解这一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作,文章选取代表作名录中饮食制备类的非遗项目的申报书,通过分析其中列举的保护措施,说明以"社区参与"为原则的过程性保护对于活态遗产存续力的重要性。

  • 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项目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6-01

    文章就甘南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项目保护现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项目数据库、互联网+"非遗"、政府主导下的经济与文化传承共同发展、创新传承艺术等保护措施。

  • 湘黔滇驿道 2020-06-01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相关部门不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辨识、统计、保护,单就贵州省来看,已经公布的五个批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就收录了800多项新增及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1000余处地方,从这些项目的分布来看,在原湘黔滇驿道及周边地区最为广泛,有不少非遗项目广泛分布于湘黔滇驿道沿线。湘黔滇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同时又与湘黔滇驿道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湘黔滇驿道文化线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施政强和他的永春纸织画收藏 2020-06-01

    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自2001年昆曲成功申遗以来,我国"非遗"概念下的保护工作也进入了第20个年头,成绩之大,有目共睹。而早在国家刚刚明确提出"非遗"保护目标之初,我国民间的诸多有识之士就积极投身于各类"非遗"项目的抢救和保护事业之中,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福建著名收藏家施政强便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本期,我们要讲述的便是,施政强和国家级"非遗"永春纸织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