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349 条数据
-
非遗保护与传承视野中的高密扑灰年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我国有着广发的分布,其中的传统手工艺更是不胜枚举,山东的民间工艺制作品类繁多,高密扑灰年画就是较早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间技艺。研究高密扑灰年画制作工艺与当代发展对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
关于桂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思考 2020-06-01
本文通过梳理桂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及其保护现状,提出对桂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式保护的路径,建立非遗档案,并将文献数据加工存储构建数字化资源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桂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
浙江温岭:非遗文化进校园 2020-06-01
日前,在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第四小学,台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新根正在向孩子们展示活灵活现的非遗项目“舞九狮”。
-
李佩卿·景泰蓝 2020-06-01
月坛传艺荟,全称北京月坛雅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荟,坐落于北京月坛,是一家汇集国内顶级手工艺大师及其传世精品的非遗艺术博物馆.
-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2020-06-01
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在"互联网+"社会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飞快.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国的高等人才,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是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高校应充分借鉴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学生品德塑造三者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
2017"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发布 2020-06-01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文化部非遗司的业务指导下,由光明网主办、中国移动咪咕文化协办的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于2018年1月24日圆满结束。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现场发布了“2017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名单。
-
2018“BMW中国文化之旅”玉树探访圆满收官 2020-06-01
以“溯三江之源,雄奇壮阔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2018“洲中国文化之旅”玉树探访活动,在深入探访了玉树地区4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后圆满收官,并成功遴选出10位具有创新潜力的玉树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学习和交流;发布“为玉树献言献策任务计划”的初步调研结果.
-
《回归生活——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岀版 2020-06-01
《回归生活——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陈勤建教授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主要学者之一,在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同阶段都提出了许多富有独特见解的观点。本书精选了陈勤建教授十多年来发表于各类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代表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