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04 条数据
-
从《哈氏风筝 风筝世家哈亦琦口述史》看中国非遗保护 2020-06-01
本书为"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之一,选定的采访对象是德艺双馨的民间艺术大师哈亦琦。哈亦琦是北京"风筝哈"第四代传人,从艺至今已三十余年。哈亦琦继承了"哈氏风筝"传统制作工艺的全部精华,并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赋予了"哈氏风筝"新的活力。通过讲述风筝历史、哈氏家族、风筝制作、哈氏风筝的特点以及哈亦琦风筝制作中的创新与体会,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努力方向廓清,利于非遗保护更进一步的探索。
-
融合十项非遗,演绎古典时尚!“首创杯”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指定文创纪念品设计征集入选作品出炉 2020-06-01
历经两个多月全面征集、初选、终评,"首创杯"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指定文创纪念品设计征集入选作品终于出炉,丝绸、宋锦、蓝印花、夹缬、夏布、蜡染、艾德莱斯、宫毯、盘金毯、傣族刺绣十项纺织非遗传统技艺融合现代设计,穿越时空,完美演绎古典与时尚。共有18个系列70余件设计作品方案参选,其中入选的11个系列作为本届大会指定文创纪念品设计方案,部分系列作品将进行限量版加工生产,作为本届大会指定纪念品在大会举办期间进行现场展售。10月12日,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组委会特邀业界权威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本着"公正、公平、公开、公益"的原则,对本届大会两项系列活动
-
非遗里的滕州故事 2020-06-01
鲁班传说、奚仲造车传说、柳琴戏、大洪拳、滕县松枝鸟、张汪竹木玩具制作技艺、木版年画、生氏正骨术……这些,都是滕州留给世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历史长河中流传、沉淀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讲述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化,寄托的是情怀。作为古时『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滕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通过这些非遗
-
中国非遗博览会 亮点纷呈 2020-06-0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进入21世纪,我们对传统文化和精神脉络的复兴与挖掘、传承与弘扬充满渴望。由是,承载着匠人匠心之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巧夺天工之技的非遗项目,历经千
-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遗保护专家级论坛在杭召开 如何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代,中东欧是这么做的 2020-06-01
远古的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的纽带,连接着来自东方和西方的货品与风物,创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传奇与佳话。丝绸之路的驼铃不再,却留下了恒久的文化。如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也推动着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非遗文化上的沟通、对话与合作。9月中旬,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以"大匠至心·手创造的文化记忆"为主题,邀请53位中国和中东欧16国文化机构的管理者、文化学者、代表性传承人与工艺家齐聚运河边,探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与策略。
-
片仔癀:向世界讲述中医药的中国故事 2020-06-01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片仔癀,以其在治肝、抗癌、保健等方面的特色,被列入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2011年,片仔癀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处方及工艺均受到国家
-
“非遗”在中国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提案 2020-06-01
人是意义的存在物。这个本质,决定了任何教育的起始活动都是人为的事情,由此内在性规定了人类任何类型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一个意义事件,而非“事件意义”。意义事件是指凡出现的一个道理和行为都是公正适宜的事情。“事件意义”则是指在一个想法和行为中有可能存在着公正适宜的内容。21世纪初,在中国广泛兴起与持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进入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这件事情,就是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一件十分显明与重要的“当代意义事件”。同时,从始至今讨论“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或研究也一直在持续。那么,在当下,对中
-
回眸历史 前瞻未来 构建命运共同体 ——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京举行 2020-06-01
在去年首届纺织非遗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11月15~17日,以“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北京古北水镇举行。本次大会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和支持,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纺联驻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协办,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