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3)

共检索到 63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以安阳殷墟为例 2020-06-01

    文章以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为基点,系统的论述动漫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问题。首先,对非遗文化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明确其积极意义;其次,剖析了动漫的不同层面,并指出不同层面对非遗文化保护的作用和可采取的合理方式;再次指出非遗动漫化的可选择道路。最后,本文以安阳殷墟甲骨文为示例,将非遗保护动漫化与具体案例相结合进行了探讨与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播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传承则是非遗文化保护的最终目的,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有能力担任起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重任。并以安阳殷墟为例进行实例关联研究。

  • “非遗产业化”陷阱与对策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生产性保护”概念的流行,关于“非遗产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日益兴盛,备受学界、商界、旅游界乃至政界关注。“非遗产业化”是当前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存在诸多待商榷的地方,我们一定要认清当前“非 遗产业化”中存在的陷阱,谨慎行事,勿踏雷池,避免将保护性行为变成了破坏性举动

  •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探析——以无锡惠山泥人为例 2020-06-01

    中国长期以来的现代化使地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生存土壤。新时代复兴传统文化成为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指明了"非遗"的发展方向。惠山泥人作为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代表,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和机遇。此类"非遗"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一方面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调整"非遗"保护政策,实现长久发展。

  •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探析——以无锡惠山泥人为例 2020-06-01

    中国长期以来的现代化使地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生存土壤.新时代复兴传统文化成为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指明了"非遗"的发展方向.惠山泥人作为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代表,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和机遇.此类"非遗"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一方面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调整"非遗"保护政策,实现长久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保障机制建构刍议 2020-06-01

    产业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建立非遗产业化发展的相关保障机制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要积极建立文化产业对非遗项目的反哺机制,完善专业队伍培养机制,健全政府规划引导机制,以此保障非遗产业的科学发展。

  • 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化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沉淀和记载着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现今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团体和我国政府也都在积极探寻保护并传承非遗的有效方式,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非遗,其中将旅游开发和非遗结合起来是当下保护非遗的重要途径.彝族作为我国一个大民族,其非遗十分丰富.本文首先分析了非遗的概念、类型及开发价值,其次阐述了彝族非遗的分类、现状及开发方向,最后以西昌市安哈镇为例总结了彝族非遗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 东北三省跨界民族非遗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 2020-06-01

    东北三省有五个跨界民族。在"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供给侧改革和兴边富农十三五规划等有利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从国际视角出发,五个跨界民族非遗产业化新的发展道路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拓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发展;政府提供信息平台,市场调节、社会力量为主;打造个性化高端精品、发展创意产业。东北三省跨界民族非遗产业化是实现跨界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之一,是部分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东北三省软实力和国际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两大订单背后的“非遗经济”专访小龙茵绣娘基地创办人钱晓丽 2020-06-01

    在首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小龙茵绣娘基地创办人钱晓丽不仅对纺织非遗的技艺、产业化有了新的认识,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者,更因此先后斩获两个金额分别为数十万元的订单。"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感受到的超过我的前十年!"说这番话时,小龙茵绣娘基地创办人钱晓丽从杭州返回到玉溪已经过去近两个月时间了,但她对首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仍念念不忘。正是这场大会,让她体验到了"开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