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1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12)

共检索到 212 条数据

  • 罗珺:推动非遗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2020-06-01

    身穿精美彝族刺绣服装,头戴一顶马缨花般鲜艳的彝绣帽子,在全国两会现场,罗珺的身影格外显眼,总能吸引代表委员和媒体的注意,这不仅是作为彝族这一少数民族代表的身份象征,罗珺也想通过全国两会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刺绣,推广和宣传彝族刺绣。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彝族刺绣非遗传承人、云南省刺绣工艺大师、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法人的罗珺,自从记事起就开始做刺绣,特别是近十多年来,这位勤劳的彝族女性一直为彝族刺绣的保护传承工作和做强做大彝绣产业而奔走忙碌。自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每年全国两会,她都带来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的议案和建议,2 0 2 1年,她同样带来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和《关于加快"后疫情"时代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两份建议。

  • 非遗 2020-06-01

    2020年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顺利举办2020年10月26日至28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20年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在陕西雍村饭店拉开帷幕。来自各区县的市级以上传承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等70余人参加了培训。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基于国外研究的理论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商品化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但是国内外对此的研究都稍显薄弱,尤其国内学者对于非遗的价值、真实性、商品化的研究尚缺乏与国际学界的对话。基于国外前沿的遗产思辨研究视角,本文提出了一种"过程式"的视角,把非遗商品化过程和非遗的价值构建过程进行整合,以云南丽江的非遗为例,揭示了非遗商品化过程中的动态价值构建过程和多元价值构建过程。研究突破了国内既有传统理论视角的局限,通过建立创新的非遗思辨视角来审视非遗商品化中出现的遗产价值、文化变化、真实性等理论问题。

  • 一月要闻 2020-06-01

    2019年12月1日——12月31日浦东7家单位获评"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12月1日:文旅部公布最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上海有63家单位上榜,其中,7家单位位于浦东,涉及琵琶艺术(浦东派)、码头号子(上海港码头号子)、浦东说书、上海绒绣等8个非遗项目。临港新片区发布土地政策12月3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召开土地政策宣介会,公布了《关

  • 民族非遗产业振兴壤塘藏乡 2020-06-01

    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财神的坝子”,白唇鹿、黑颈鹤、藏羚羊成长的地方。虽然地处川西高原深处,距成都600多公里,但壤塘孕育了灿烂的非物质文化。审视县情,因文化做产业,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壤塘县的文旅产业路越走越宽广。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壤塘建县60周年之际,《当代县域经济》记者走进壤塘,见证壤塘民族非遗产业振兴之路。非遗瑰宝里的民族魂这是一个国家深度贫困地区,地处川甘青三省接合部的高原内陆,冬季漫长,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也许正是

  • 本地·经济信息 2020-06-01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6月1日起实施6月1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将正式实施,一系列关于非遗保护的组合拳将打出。据悉,北京将加紧制定出台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及非遗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代表性项目与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管理办法

  • 山东化非遗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推动乡村振兴 2020-06-01

    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扶贫办共同出台了《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以山东省"4个2"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乡村亮点,促进当地群众

  • “山里江南”:“非遗”展示尽显文创范 2020-06-01

    贵州长期以来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既有效延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又增强了文化旅游的吸引力。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特推出“跟着非遗游贵州”系列报道,本期请看“非遗+文创”篇,了解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结合折射的文化魅力。“这些手拿包和丝巾都结合了本地传统的蜡染技艺,再由蜡染技艺师制作出来的!”“真漂亮,给我拿几个吧。”6月28日,走进安顺市“山里江南”度假区文创园蜡染工艺体验馆,蜡染技艺师莫宗艳正在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