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724 条数据
-
浅谈"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感悟 2020-06-01
2018年10月16日“第二期江苏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开班。转眼,培训班的学习交流活动已经告一段落。回想起这段重回校园、重回课堂的美好时光,和昔日的同窗、老师们一起在戏曲艺术知识的殿堂里徜徉,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艺术、实践的认识与理解。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同时也倍感荣幸!本次研培班培训的宗旨是“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这充实的一个月课程,我们先后学习了“理论知识”类:《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与实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中国戏曲简史》、《戏曲概论》、《剧目读解》等课程让我增长了相关文化知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和分类,更深入了解戏曲的起源、形成,及戏曲特征“程式性、虚拟性、写意性”的美学表现手段,明确了戏曲的当代价值,增加文化的厚重感和人民的归属感,提高了民族文化自信。
-
共和国功臣 ——九旬“大国工匠”吴新安访谈录 2020-06-01
年近九旬的吴新安是中国著名的玻璃精密仪器研发专家,是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灯工玻璃艺术家。解放后,历经磨难的中国百业待兴,玻璃事业也开启了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吴新安等老一辈专家为应用在激光武器上的电子玻璃仪器事业呕心沥血,攻坚克难,解决了一个个关系国家安全的军事难题,为中国的电子玻璃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电子玻璃事业的新纪元。吴老工作之余,为了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专心研究,开辟了灯工玻璃艺术的道路。吴老在盐城市益林镇点燃了灯工艺术的星星之火,灯工玻璃艺术在益林这片肥沃的土壤上绽放出瑰丽奇葩,而且辐射到周边几座城池。七十多年来,吴先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而今,还不遗余力,飞往国内外重要城市表演技艺,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纵观历史,三千年前,灯工工艺由罗马人发明,春秋时期,东亚人将此工艺传到了中国,为了使这一工艺也在中国得到传承创新,现南京市政府将灯工工艺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推举吴新安为其传承人。吴老的治学之道、科学精神以及为民造福的家国情怀令人无限敬佩。
-
非遗传承人高丙建 2020-06-01
高丙建,1962年生,河南禹州神垕人。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市级非遗传承人。1986年至1998年创立了东方艺术陶瓷厂,2009年创建金鼎钧窑。2011年被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授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11年获得“许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柴烧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2年作品《手拉梅瓶》在河南省钧瓷窑变创新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不应受传承谱系的制约和限制 2020-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国家文化部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批准任命了各级文化非遗代表性项目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推动了非遗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成就了将近灭绝的非遗品种,起死回生,再次发展,对传统文化及传统工艺美术起到了凝心聚气、凝神聚力的积极作用。在文化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呈现出积极向上,传承发展的新局面。
-
让非遗保护凝聚成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核——河北省廊坊市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传承创新方式调研 2020-06-01
城镇化建设使农民从平房住到了楼房,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生态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产生和滋养传统非遗文化的土壤正在日渐式微甚至消亡.如何留住乡愁,使文化成为共同的情感寄托?河北省廊坊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陵口萝卜干包装设计 2020-06-01
教学设计一、活动主题陵口萝卜干包装设计二、适用年级五年级三、活动时长90分钟四、活动说明陵口萝卜干是丹阳的土特产,其制作工艺被认定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咸淡适宜,醇香扑鼻,久贮不坏,常食能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顺气助消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声名远播,销往全国各地及外销东南亚地区.但随着时代发展,对现今年轻人来说,陵口萝卜干成了父辈口中的一个名词.面对这种严峻的非遗传承现状,我们开设了"陵口萝卜干包装设计——宣传非遗"的活动课程,寄希望学生能通过活动做到非遗传承从我做起,由小及大,从心出发,宣传你我他.
-
缠闭门 2020-06-01
缠闭门为缠门、化门的合称,自清杨德三传至今已三百年历史。缠闭门有四大绝学:武术、易学、武医和丹道,易学又叫北斗星巽离易学。其武术、易学、骨伤科都被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响应政府对非遗的指示“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缠闭门传人还先后成立了广安市缠闭武术研究会和广安市北斗星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分别从事武术和易学的推广应用。
-
宁夏传承非遗根脉的生动实践 2020-06-01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全面落实中央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针政策,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在项目和传承人保护中不断探索,更新保护理念,建立了"见人见物见生活""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和"非遗+"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致力于创新保护方式、拓展传播空间、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夯实保护基础、丰富展示活动、推进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