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674)
分类筛选新闻(42)
新闻(8)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674)
非遗名录(42)
非遗资讯(5)
学术交流(2)
政策法规(1)

共检索到 1724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民间曲艺文化的联动发展 2020-06-01

    河南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众多、内容多样,不仅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传统戏剧、曲艺,还有各种民俗、传统技艺以及杂技与竞技等.这些"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是发展中原文化产业的坚实基础,但当下面临着开发保护力度不够、传承性不强、现代传播力较低、文化创新力滞后等问题,本文结合"非遗"传承与民间曲艺文化的联动发展,以其探究其发展之路

  • 藏族牛皮船研究 2020-06-01

    牛皮船作为藏族传统的用于摆渡和物资运输的水上交通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牛皮船的创制与藏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也使其在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牛皮船的构造质朴简单,原材料主要是结实耐用的牦牛皮和柔韧性极好的柳木。牛皮船不仅具有交通工具的实用价值,还是牛皮船舞这种艺术形式的重要道具,进而使其承载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鲜明的情感表达。不仅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牛皮船在载人、运物资中发挥了独特作用,进而给牛皮船增添了一抹光荣的色彩。随着牛皮船及其工艺品的制作技艺、牛皮船舞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围绕以牛皮船为核心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日益深入人心,并在经济发展、文化创新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0-06-01

    新常态的背景下,剪纸文化展现了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新能力,体现了中国人的社会追求与精神追求。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多样化特征的主要繁荣与源泉。之所以保护中国非遗剪纸文化,就是需要确保这一源泉可以不断的流淌并延伸。另外,还需要展现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融合现代化的文化元素,让中国非遗剪纸文化得到有效的“创新”与“传承”。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更加深刻的剪纸纹样,提高非遗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

  • 非遗保护下的坭兴陶艺术传承 2020-06-01

    坭兴陶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历史文明的长河中散发着灼灼光辉。非遗既是历史,又是当下。如何在当今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延续、发扬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如何让坭兴陶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当下人们生活,这是当前政府、大众和非遗传承人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坭兴陶艺术传承的路径,研究非遗保护下的坭兴陶艺术传承与发展。

  • 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当代社会价值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的出台,各界人士对发掘"非遗"传承人的当代社会价值热度高涨.发掘非遗价值的前提是保护非遗,而保护非遗的前提是保护传承人,只有传承技艺得到延续,其社会价值才可能存在,社会、国家、企业、传承人本身都应承担起保护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责任.

  • 苏州地区江南丝竹班社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2020-06-01

    江南丝竹是非遗音乐中传承工作进展较为成功的品类,自2006年江南丝竹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今,江南丝竹社团也随之逐步完成了规范化和体制化转型。苏州地区江南丝竹社团是地方传统音乐的传承载体和传播组织,社团多元且与时俱进的传承模式和发展策略、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是江南丝竹传承有道的重要因素,这些经验对于我们非遗音乐及其吴地传统音乐社团的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匠人匠心 老树新芽 2020-06-01

    用蓝印花布制成名片夹、把猛犸象牙雕刻成手机挂件、以乱针绣的图案装饰围巾……在“苏高新杯”第五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江苏非遗展洽会会场,当人们接触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潮流、时尚、接地气的模样呈现出来时,不禁为制作者那精湛的工艺以及独特的创新设计所折服。这些作品是商品,也是艺术品,它们的背后不仅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包含着非遗传承人的匠心。

  • 曾娜:关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2020-06-01

    “今年两会我重点关注的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民生、技术革新等相关问题。我今年的议案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曾娜在谈到如何使年轻人真正地对非遗产生兴趣时,曾娜认为,要指导非遗传承人将技艺与市场进行有机结合。她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