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67 条数据
-
文旅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手段研究 2020-06-01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如何让非遗在文旅视域下保护和传播?一方面加强文旅视域下非遗保护生态圈培育、立法保障和文旅深度融合的三个层次进行非遗保护;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新语境和新文化的背景下,采用"非遗+多业态"模式,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坚守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非遗与社会各个领域的黏合度,激活非遗内在潜能,创新非遗的传播手段。
-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应用方向研究——基于传承与传播的关系辨析 2020-06-01
建档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许多非遗建档实践在传承与传播概念上存在混淆。为了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引导建档有效地用于非遗传承与保护,本文对档案在音乐类非遗中的应用布局进行了梳理分类。面向音乐类非遗建档应用的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四个误区:1)将提高社会认知度视为非遗传承的途径;2)将档案利用环节理解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3)将主流化视为音乐类非遗建档的设计思路;4)将数字化视为集成音乐类非遗档案的风口。并针对上述误区,从音乐类非遗建档的价值定位、工作重点、设计思路和数字环境下的发展反思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刍议新时代下非遗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2020-06-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 近年来,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部分优秀的非遗项目由于保护和传播不及时,正面临着逐渐萎缩的危险。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纪录片具有记录、保存、传播的功能和形象、科学、可信度高的优势,是新时代非遗保护和传播的有效手段,应该担当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本文结合纪录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特点和功能,探讨纪录片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
互联网视角下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策略 2020-06-01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和方法,新型网络媒介的不断涌现也为非遗文化对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文献综述、资料收集等方式,探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现状,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渠道、方法、内容、效果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
新媒体视域下的非遗微电影探究 2020-06-01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开拓更加广阔的思路。近年来兴起的非遗微电影,是新媒体语境下形成的电影新形式,也是利用立体影像记录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一种新尝试。历史悠远、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视觉科技中焕发生机,在新媒体影像传播中展现自己独到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目前我国的非遗微电影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它既已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传播困境。
-
艺术高校“非遗”进课堂——以广西“侗族”银饰文化为例 2020-06-01
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任务主要是传承和发展,但是往往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与高校建设普及非遗文化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在现实需求和价值追求方面具有高度耦合性。当前高校的非遗传承与普及传播亟需加强。 [1] 应科学确定目标,系统、全面、持续、创新性地将非遗传承、普及和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追求[2] 。以广西“侗族”银饰文化传承 传播为例,将“非遗”项目引入高校开展的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侗族“非遗”文化导入”、“广西侗族银饰制作体验”、“广西侗族银饰文化传播影视脚本设计”、“广西侗族银饰文化媒体传播”四个教学阶段,指导学生完成作品。通过探索课程的重点难点,展现引导学生设计实践的教学过程,实现对侗族“非遗”银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对相关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
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非遗”译介与传播的调查研究 2020-06-01
江苏省是大运河文化带沿线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但对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与传播的研究仍然欠缺。本文紧密衔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探讨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化资源的译介与传播,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译介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技融合的展示设计探究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濒危项目抢救到体系化发展,历经数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非遗的发展已步入"后非遗"时代,非遗开始逐渐适应利用新型媒介来获取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与传承方式。通过分析国际上前沿的非遗与科技融合的展示设计案例,探究其在拓展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可持续性动力,并深入探索以非遗为核心主题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展示设计实践。基于非遗与科技融合的展示设计也将成为"后非遗"时代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