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99 条数据
-
关于非遗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探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非遗保护与传承对于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提升民族认同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非遗能够"见人见物见生活",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
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2020-06-01
传统音乐是我国文化思想汇集之下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在我国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对现代专业音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之间所产生的沟通和连接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姿态,但是这很大程度地冲击着我国传统音乐,并在现代音乐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没落的现象。可是,传统音乐不仅仅是我国文化思想的结晶,更是时代发展之下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物,由此可见,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现代专业音乐的结合势在必行,采取有效的措施
-
苏绣纹样在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2020-06-01
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物质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境界。于是,文化创意产品开始出现。它作为时代新兴起的产业,与市面上功能性商品的不同之处便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文化创意产品用传统文化作为底蕴,不仅能增加产品本身的价值,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苏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作为传统手工艺术,纹样生动逼真,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3]将现代文创与非遗苏绣进行结合,使产品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具有时代意义,并且可以充分地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审美眼光。
-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发展探究 2020-06-01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湖北省地方文化的特征,其传递出来的特有的筚路蓝缕的荆楚精神,影响着一代代荆楚大地儿女.文本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入手,探讨如何将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数字化保护技术相结合,并借助数字媒体方式将湖北非遗展示与传播,见证湖北现存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从而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与地方文化传承.
-
云南苗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研究 2020-06-0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云南省苗族国家级、省级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云南苗族传统体育非遗:各地州保护不均衡;发展与传承经费严重不足;苗族同胞保护意识淡薄;未建立四级档案数据库;基本无传习场所;未建立陈列馆;竞技性项目传承情况不容乐观;传承人各地州后继乏人;传承人传习经费不到位等是云南苗族传统体育非遗发展与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传统非遗文化纪录片摄制技巧——以传统手工制瓷纪录片《匠心冶陶》为例 2020-06-01
传统手工制瓷纪录片《匠心冶陶》为研究手工制瓷技艺留下了宝贵资料,对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该纪录片为例,探索在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背景下的“非遗”文化类纪录片摄制问题技巧。
-
文脉清江浦 非遗“磁场圈” 2020-06-01
清江浦区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六百年的婉转跌宕,抒写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篇章,众多的传统技艺将清江浦装扮得华丽多姿,激发出"吴楚文化圈"、"运河文化圈""清韵多元文化圈"等一系列的文化现象,极大地推动了清江浦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全面挖掘,揭开传统尘封的面纱非物质文化是遗落在泥土里的珠玉,一经发掘就大放异彩。清江浦区高度重视民间非物质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在辖区内进行普查,上报线索千余条,梳理项目
-
困境中“回归”:“非遗”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研究 2020-06-0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沉淀的历史结晶。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国家和各地区在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经验各具特色。然而,民族传统体育开发中面临政府主导力不够、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群众保护意识淡薄等现实挑战。基于“非遗”视角,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国家政策提高有力保障、重构传统文化空间以及培养科学正确的文化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