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99 条数据
-
倡导传统文化 送高雅艺术进校园 2020-06-01
一场“传承非遗、弘扬艺术”的视听盛宴在江苏省泗洪姜堰实验学校上演。演出中,南京剪纸传承人张钧以舞蹈《剪纸姑娘》为背景进行现场创作,并与学生们互动,指导学生们尝试完成剪纸作品,激励他们将南京剪纸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这场演出是民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部继2016年与泗洪中学举办“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并挂牌“民进江苏省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后,再次带
-
浅谈"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感悟 2020-06-01
2018年10月16日“第二期江苏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开班。转眼,培训班的学习交流活动已经告一段落。回想起这段重回校园、重回课堂的美好时光,和昔日的同窗、老师们一起在戏曲艺术知识的殿堂里徜徉,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艺术、实践的认识与理解。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同时也倍感荣幸!本次研培班培训的宗旨是“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这充实的一个月课程,我们先后学习了“理论知识”类:《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与实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中国戏曲简史》、《戏曲概论》、《剧目读解》等课程让我增长了相关文化知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和分类,更深入了解戏曲的起源、形成,及戏曲特征“程式性、虚拟性、写意性”的美学表现手段,明确了戏曲的当代价值,增加文化的厚重感和人民的归属感,提高了民族文化自信。
-
符合中国文化传承的逻辑和实际的“文化自愈机制” ——回应“非遗在中国”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的内在逻辑和传承机制》是美国《西部民俗》2017年第2期“非遗在中国”专刊的前言(1),该文概述了张举文、周星、高丙中、萧放四位民俗学家对中国“非遗”的主要观点,认为中国的非遗保护运动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帮助中国人赢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也给中国文化自愈机制提供了一个发挥作用的机会,占据主导地位的二元对立的革命思想似乎步入完结,传统思想
-
万木繁华雨当先——《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序言 2020-06-01
风起云端,水激石涧。张西昌博士的《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即将出版,这是一件期待已久的喜事。喜之所在,是他多年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对弱势群体的手工艺匠人甚为关注。这些绝大多数生活在底层的艺术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身的生活状态,也支撑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基础。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遗”保护工作便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推进和高度重视,其概念为国人所熟知,同时也
-
塞上文化瑰宝包头剪纸 2020-06-01
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大地上,在塞上工业重镇、草原钢城包头,生活着31个民族300万各族群众,这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分布广泛、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截至目前,包头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自治区级13项,市级67项;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自治区级36人,市级130人。其
-
杭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大会圆满落幕 2020-06-01
近日,杭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大会在江干区圆满落幕.本届大会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江干区主办,包括节目展演、项目展示及游戏竞技三个环节,集中现场展演《幸福莲响》《淳安竹马》等全市8个非遗传统体育项目;静态展示王星记扇、江干古木船等31个非遗项目;举行钻长凳、踢“房子”等7个非遗传统游戏项目.全市13个区县市800余人参演,5000余位市民现场观摩体验.
-
非遗精神是青少年传承的核心 2020-06-01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非遗进校园无疑是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的重要一环。目前,随着我国对非遗文化的逐渐重视及相关法律政策落实。通过非遗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
120部微电影告诉你上海非遗有多美 2020-06-01
朵云轩木板水印、古琴斫制、海派剪纸、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上海的肌理之中,等待着被更多人发现。日前,历经9个月的拍摄和制作,《海派百工》前传60部8K微电影纪录片正式在沪发布。据介绍,“海派百工”系列微纪录片由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制作,计划在两年内拍摄120部、每部5分钟、以8K超高清形式呈现,纪录手工艺人的生活故事、精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