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4 条数据
-
体验经济视角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策略探究 2020-06-01
当前文化传播日益数字化,使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体验经济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其相关理论可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一定积极启示。为此,本文研究了体验经济视角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策略,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研究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与效益,总结出非遗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体验经济视角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对策,以期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提供一定帮助。
-
基于眼动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面视觉体验研究 2020-06-01
目的通过可用性与用户体验设计中的研究方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面视觉的体验设计,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面设计的视觉构建方式与用户体验需求。方法通过眼动仪实验与访谈获得用户注视非遗平面海报的热点图、轨迹图和注视区域图,从用户体验与可用性角度,基于眼动实验的有效数据详细探讨针对可视性非遗文化的体验现状和视觉构建。结果从可用性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面设计的体验需求,结合眼动实验的定量分析结果与访谈用户的定性分析结果,提出针对非遗平面设计视觉体验的若干合理性建议。结论基于眼动实验结果提出的非遗平面设计视觉体验构建有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高效率传递,在可用性的基础上改进用户的视觉体验,助力非遗文化传播。
-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旅游产品体验设计研究 2020-06-01
目的在对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的前提下,需要对"非遗"相关产品进行创新,并且结合政策更好地利用非遗的技术与产品,将旅游产品与非遗的创新相结合,通过分析当下旅游群体的特征、旅游行为与消费需求,进行合理的产品体验设计研究。方法通过调查法收集旅游消费者需求数据并进行分析,了解现代旅游产品体验设计现状与消费者在个性化、交互体验与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具有针对性地提出"非遗"创新与旅游产品体验设计方法。结论根据消费者需求和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旅游环境,设立"非遗"主题明确且地理位置统一的游览区域;二是要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使消费者在学习与参观"非遗"项目的同时能够融入其中,获得参与感,得到更良好的体验;三是需要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将其与非遗的创新与传播相结合,在旅游体验中加入现代科技元素与智能化工具;四是要做好旅游产品的后期推广,将"非遗"衍生品功能性提高,使其自然地融入现代生活。
-
国内 2020-06-01
2021.01.01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首次对外开放2021年元旦,历时四年建设、布展,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始试运行,免费向观众开放。西藏非遗博物馆将"和而共美、慈而共享、华而共妙、匠而共艺、乐而共悦、健而共威"六大主题贯穿于九个非遗大项中,并分19个展区展出了藏文历算、藏医药、唐卡、藏纸、藏香、藏戏等50余项适合博物馆静态展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中的发展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发展所遇到的问题。非遗研学不仅仅是游玩与体验,更需要优化知识开发途径;结合创新设计将设计过程知识化,促使学生在研学的过程中更快速全面地领会文化内涵并加以创新,形成良好的循环教育体系;加强研学教育体验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最大化。
-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之路 2020-06-01
非遗+项目体验 高标配置旅游体验 苍山洱海,守护最质朴的蓝白之韵。飞针走线,扎出千年时光。大理扎染2005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当地白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技艺之一,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风俗和审美情趣。
-
非遗有活力,生活有魅力——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盛大开幕 2020-06-01
2018年9月13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盛大开幕。八大主题展区、五大活动板块,让观众近距离观赏“活态非遗”;“非遗社区行”“非遗校园行”“舌尖上的非遗”等活动多点开花,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云集泉城,展现非遗精华……本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为广大游客和观众奉献了一场可视、可触、可感的,体验性强、互动性强、感染力强的文化盛会,体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
“滇之瑰宝 ——乌铜走银精品展”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开展 2020-06-01
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滇之瑰宝——乌铜走银精品展"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以126件(套)乌铜走银精品展示为主线,以工艺制作和活动体验为辅线,结合专题讲座、播放影视资料、现场制作体验等,展现乌铜走银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乌铜走银"制作技艺是云南独创、中国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铜艺双绝"。该项技艺历经沧桑,几近失传,后幸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金永才大师等人不懈努力,使这项传统工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