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南京传统秦淮灯彩的文化传承及信息化保护构思 2020-06-01
秦淮灯彩是我国南京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京的标志性文化之一,其造型美观多变,风格清新雅致,素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而秦淮灯彩传统的制作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在阐述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秦淮灯彩进行保护前,首先介绍了秦淮灯彩的历史及现状,以深入了解秦淮灯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文化背景。其次,秦淮灯彩作为非遗技艺传承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的重点,笔者对其复杂的制作技艺及其背后蕴含的传统思想进行了详细记录。最后,针对秦淮灯彩特殊的制作技艺,尝试结合现代数字技术的创新设计提高了用户对秦淮灯彩制作工艺的认识,并增强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
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 2020-06-01
依托于数字技术手段,可实现文化遗产的形态转化,并将其作为生产资源,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数字技术的高效应用,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永久保存与完整保护,并对其进行再生、修复、利用等,最大化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在此诉求下,相关人员需注重丰富非遗形态转化方式、非遗保护手段,从而将数字技术更好运用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
-
甘肃省高校音乐类“非遗”项目静态保护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0-06-01
2014年音乐教育家孔庆浩教授率先提出在甘肃高校建立西北最全的地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的构想,由此得到了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音乐工作者的热情响应和兰州城市学院的大力支持并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以下简称"研展馆")建设项目。"研展馆"展厅面积280平方米,展示文献包括:实物文献、纸质文献、影像文献三大类,重点展示敦煌乐器、青铜乐器、西北民族乐器以及甘肃地方音乐数字媒体库等为学者研究西北民族音乐提供查询、交流、展示平台,同时通过"研展馆"建设实践也为我国音乐类"非遗"项目静态保护模式提供积极探索。
-
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模式——以银川地区非遗保护为例 2020-06-01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先期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方式、保护模式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变化。要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让受众群体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就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保护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社会力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力军,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社会做",最大程度共享非遗保护成果。本文以银川地区开展的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为例,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各界关注,共同为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
论赣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上犹县门匾文化个案研究 2020-06-01
门匾文化是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客家历史文化渊源,反映了上犹客家人的历史、姓氏来源、艺术审美、家教家及民俗风情。但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加之政府投入不足,上犹门匾文化也受到冲击,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困境。为此国家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加大对非遗传承者的资助扶持力度,加强对非遗研究专家队伍建设,打造以门匾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重视对非遗传承的培训教育,促进上犹门匾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
关于温州“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现实思考——基于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乐清的调研 2020-06-01
乐清,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经验丰富、贡献颇多。但在市场化的时代浪潮下,非遗保护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传承人青黄不接、经营方式单一、创新元素匮乏、政府支持薄弱、社会关注度低等问题。如何更好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
-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保护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目前主要总结为抢救性、生产性和整体性,以及数字化和法制化保护几种。生活化保护的提出是相对于生产性保护方式而言,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表现形式在所依附的文化空间中,由持有主体基于日常生活所进行的自发与自觉的保护,以及传承客体对非遗项目了解认知后的认同与传承。生活化保护既是非遗项目传承主体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的真实反映,也是其表现形式或成果反馈并作用于相关社区、群体以及个人日常生活的过程。
-
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 2020-06-01
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三种悖论现象。第一种悖论现象,非遗保护工作的处境是悖论的。一方面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获得生命的延续,另一方面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外界的强力介入而损伤了其原生性;第二种悖论现象,保护中主要关注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稳态”,而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异性”,因此导致文化空间保护中,原生性的强力维持不是在提升保护对象的质量而是因为保护而使对象本身陷入了困顿;第三种悖论现象,保护工作中存在大量的短视行为和绩效思想,让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短期中完成,对非遗产业开发和商品营销的不当加入,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边缘化、濒危化,甚至丧失了其固有的文化品质和本真性价值,致使保护成为破坏。而解决这些困惑,需要从德国、日本和韩国的一些成功经验中学习,民俗学应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