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0)

共检索到 30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实体形态的文化传承,发扬宣传传统非遗文化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及提高为全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形成了包括教育、礼仪、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一体化的公共文化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城乡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非遗与农村礼堂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对文化的传承与农村经济人文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优势及方式进行了一个简要概述。

  • 浅议农村"非遗"保护中县乡文化馆(站)的作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本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具备鲜明的民族个性与审美观念.对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来讲,县乡文化馆(站)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将举例简析农村"非遗"保护中县乡文化馆(站)的作用,并提出个人见解.

  • 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呈现 2020-06-01

    当代乡村,非遗的融进推进了乡村文化运行机制的完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苏与崛起,已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支柱;乡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的建构,离不开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的融合与互补,为完善乡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注入强劲活力。非遗的氤氲与乡村文化形态的多元呈现,促使非遗元素与乡村观念文化、公共文化、产业文化、审美文化形成深度的融合。通过非遗的深耕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展拓,即通过非遗品牌打造与文化生态环境的营建、非遗平台建构与文化精英人才的培育、非遗经营运作与文化市场机制的完善、非遗活力传承与文化振兴策略的坚守等方面的努力,非遗的价值方能得到更充分的呈现。

  • 非遗:助力沂蒙老区老年人精准脱贫 2020-06-01

    如何帮助农村贫困人口中的老年人脱贫致富,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位于山东省沂蒙山区腹地的沂南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把乡村旅游、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脱贫攻坚密切结合,对贫困人口中的老年人进行智力扶贫,对老年人进行非遗技艺培训,并帮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带动近千老年人就业脱贫,实现了乡村旅游兴旺,农村产业红火,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保护,老

  • 花鼓戏《爬上山坡唱高调》:讲述基层文化工作者自己的故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是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农村地区工作是重点和难点,文化工作者应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主动贴近基层、贴近民众,将非遗保护与文化扶贫、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把个人梦融入中华民族全面小康梦、复兴强国梦。《爬上山坡唱高调》是永兴(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国内首部表现基层文化工作者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深入山村挖掘非遗项目,引导

  • 河北省农村居民参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参加过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农村居民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研究 2020-06-01

    体育类非遗项目对农村居民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对农村居民意识影响效果显著,主要通过民族属性意识、民族交往意识和民族发展意识三个维度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参加过“非遗”的农村居民在企业的发展,探讨体育类非遗项目对农村居民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 城镇化进程中衡阳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重塑研究* 2020-06-01

    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的重塑是延续农村风俗与文化、传承农村非遗、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美化农村,振兴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衡阳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的现状与建设途径,从规划设计与改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农村风俗节庆、民间投资建设、艺术家的创作、高校合作与设计竞赛等方面来重塑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

  • 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存现状研究 ——以南平市级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 2020-06-01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南平市级51位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研究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现状折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对"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