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53 条数据
-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开发利用研究——来自四川省绵阳市的调查与思考 2020-06-01
本文以绵阳市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态度、产品评价及项目知名度等方面,结合走访非遗传承人了解到的情况,分析解读研究对象的生存发展现状,提出区域内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开发利用的三条新路径:一是通过开发多元化产品实现非遗项目由物质消费向文化服务的升级;二是利用"互联网+"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融合区域内人力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推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创新。
-
印尼巴厘岛非遗保护与旅游利用的二元结构及其启示* 2020-06-01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被过度商品化、庸俗化,这似乎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然而,印尼巴厘人在利用传统歌舞、宗教仪式、手工技艺等“非遗”旅游资源过程中,却能够很好地平衡“神圣与世俗”、“本真与流变”、“局内与局外”、“传统与现代”等诸多二元关系,他们以“文化旅游”为中介,建构“社区参与”和“原生态利用”机制,妥善处理上述二元关系,从而有效地保护、利用、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巴厘现象”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德州跑驴”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德州跑驴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州民间传统舞蹈,于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秧歌表演相契合,"跑驴"在德州地区传统深厚,也深受人民喜爱。目前德州跑驴对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改进。例如非遗传承面临无后人传承困境,"德州跑驴"高技巧性动作难以传承与延续,对"跑驴"文化的研究不足等。本文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以德州跑驴产生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对"德州跑驴"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有利于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分析 2020-06-01
我国地大物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然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千姿百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文化生态逐渐遭到破坏并产生变化,致使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危险,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文章分别分析了非遗数字化采集、存储、展示和传播阶段中的几种手段;以皮影戏为例具体分析,提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最后对尚待解决的难题展开思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和利用路径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原生态"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而关于保护非遗"本真性"的理念,在具体实践中难以操作和实施。鉴于此,提出保护非遗核心要素的观点。非遗的核心要素是决定非遗的性质、功能与特色的因素,包括非遗的本源、信念、基本内容、主要形式、主要物品、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等。通过对其概念、构成及特性的论析,试图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和借鉴,以增加其现实的可能性与实践的可操作性。关于非遗的利用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这方面有着充分的法理依据,也不乏成功事例,对其利用的途径包括弘扬优秀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制作传统器物、促进旅游发展等。在非遗的应用方面应该注意的是:不能牺牲保护来进行利用,不能过度利用,利用与保护须有机结合。
-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保护实践* 2020-06-01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实践已经经历了十几年。从初期的资源普查挖掘,到建立四级名录保护体系,直至现在基于非遗名录保护成果的利用转化,逐步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保护实践。中国非遗保护的指导方针是“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其中的“合理利用”契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章第三条“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的要求。本文以传统工艺为切入点,通过保护实践案例,从生产力与技艺传承、乡村技艺与生态传承、都市生活与工艺传承等三个维度,探讨非遗合理利用的途径及其社会意义。
-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活化利用 2020-06-01
由于大运河沿线遗产数量和类型众多、文化资源庞杂而分散,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具有高度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针对当前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概念界定模糊、保护方式传统、文化内涵阐释不足、开发手段单一且层次偏低等问题,提出构建数字化保护体系、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深度挖掘非遗资源的精神内涵,并推动资源整合与创意转化等具体策略。
-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护与利用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一项重要环节。新时代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且从加大政府对非遗的投入力度、保护非遗继承人与继承项目、提高全民非遗保护意识和在利用中继承和保护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同时对于今后的能力方向进行了总结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