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5 条数据
-
浅析北京刻瓷的传承与创新 2020-06-01
参加一年一度的北京工艺美术行业企业高级研修班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听宋慰祖老师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研究"我思绪万千,回想在传承非遗项目北京刻瓷这一路走来所做的一些创新研究,在保留传统刻瓷文化韵味的前提下,运用设计方法大胆创新画面,把民族的、艺术的、精神的气息作为创作的源泉,利用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作为创新的基础。本文以我的刻瓷作品《静·观》为例,谈谈我在创作过程中对北京刻瓷的传承与创新。创作之
-
锦绣中华 非遗点亮中轴线 2020-06-01
2019年10月18日至24日的景山五彩缤纷、绚烂多姿。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服饰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锦绣中华——201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景山公园拉开帷幕。
-
北京西城非遗展示中心将升级 2020-06-01
已对外开放10年的北京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将于今年进行升级改造,拟改建为集“演”“展”“传”“记”“阅”五个功能为一体的西城区非遗剧院。据悉,改造后的西城区非遗剧院不仅将设有茶馆形式的非遗小剧场,通过展陈、展览的形式对西城区非遗资源,特别是围绕表演类项目进行全方位展示。
-
北京着力加大非遗扶持力度 2020-06-01
近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会议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其中值得—提的是,条例中规定境外组织或个人可依照有关规定在京进行"非遗”调查,鼓励民众和其他组织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
-
国家文化部非遗中心考察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保护非遗情况 2020-06-01
2018年11月26日,文化部非遗司管理保护部张勍倩主任率专家一行四人,到北京市大兴区考察北京大兴呜生亮武学研究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吴式太极拳的情况。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所传承申报的吴式太极拳已于2009年和2014年先后被评为市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作为保护单位,在张全亮会长的带领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吴式太极拳的传承、发展、保护工作阔步直前,不断出现令人振奋的新局面。
-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关于《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2020-06-01
(2019年1月18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五次会议通过)大会主席团:1月16日,各代表团全体会议、小组会议审议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共有181位代表提出了385条意见、建议;其中对具体条文的意见、建议129条,同类合并后归纳为86条。代表们总体认为,制定非遗条例对于传承北京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草案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
-
数字媒体艺术助力非遗传承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人们尝试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展现、传承非遗,并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天然具有用现代化的语言表达、展现非遗的优势。在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也不乏针对非遗的研究与创作。如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以非遗为题材创作的诸多多媒体作品连续四次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三次获得莫必斯多媒体国际大奖赛全场大奖;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根据学院优势,创作了
-
北京拟立法分类施策保护非遗资源 2020-06-01
作为世界知名古都,北京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传承保护这些宝贵资源,北京拟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非遗的存续状态、市场需求不同予以分类,并对其给出不同保护措施。2018年7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截至2018年6月底,北京已普查非遗资源112万余项,共有11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