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88 条数据
-
潍坊“非遗+”探索发展新思路 2020-06-01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19年12月25日正式获批,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民俗民间文化传统浓郁,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俗风情区域之一。自保护区设立以来,就以"非遗+"为核心,在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发展、致力文化创新、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使保护区呈现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景象。潍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过程中,以传承为核心,以发展为
-
南来北往 中华情 2020-06-01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城市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非遗保护作为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举措,对特色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辽宁与广东、香港、澳门同样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上博物馆、古迹、遗址等文旅资源,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文化情愫。
-
初中语文非遗课程资源凤翔泥塑的开发探究 2020-06-01
《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体现,依托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将非遗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仅促进了语文课程的发展,丰富了语文核心素养下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概念,又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传承,同时对关中地区特色民俗发展发挥重要作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凤翔彩塑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
-
“非遗”+旅游:深挖当地特色,营造动人氛围 2020-06-01
我在湖南日报社工作10年来,主要是从事文化和旅游新闻报道,深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联度极高,旅游景区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而在方法上则要深挖当地特色、营造动人氛围。
-
三师共育,技艺双修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以“非遗”促特色发展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乘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春风和“双基地”建设的契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的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与企业合作,引人“非遗”项目,聘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探索出一条“德美育人、技艺立人”的创新之路。
-
纺织非遗的创造性传承 2020-0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千年的演变过程中,纺织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经过传承人的薪火相传和世代守护,已经形成为一种融合发展的工艺类别,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奠定了理论基础。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也在逐步实施,纺织非遗的创新模式正在推广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 2020-06-01
新时代下,思考如何做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综合分析现实情况及时尚发展趋势,东方生活美学体验馆应运而生,其全新的运营模式,除了实现非遗传承人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与人们现代生活的更好融合,打造更多大众看得上、买得起、带得走的美学产品更是真正把非遗的创新发展落在实处,同时为传统珠宝行业探索新的创新发展之路。
-
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表演艺术类)简介 2020-06-01
由咸宁市社科联审批,与湖北科技学院共建的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表演艺术类),2019年获批为"咸宁市社科联哲学社科基地"。同年签订协议成为湖北科技学院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共建基地"。基地集科研、教学、创作以及艺术实践于一体,下设鄂南民间音乐舞蹈研究所、鄂南民间乐器工作坊、鄂南非遗传承人传习所、鄂南非遗艺术团四个机构。其中,鄂南民间音乐舞蹈研究所以鄂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曲艺的田野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鄂南民间乐器工作坊旨在抢救传承嘉鱼呜嘟、崇阳提琴、赤壁脚盆鼓、通山山鼓等地方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鄂南非遗传承人传习所旨在推动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推进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