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88)
新闻(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88)
政策法规(2)

共检索到 390 条数据

  • 芦苇画研究综述 2020-06-01

    芦苇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具有独特性的非遗技艺之一,体现着艺术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与剪纸同属于剪贴艺术。芦苇画创作者利用天然的材料进行深层次的艺术创作,结合精美、细致的工艺技巧与原材料的天然本色,营造淡雅、朴素的画面效果。2009年,芦苇画制作工艺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项目,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传承与创作,发展至今已形成成熟的制作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学术界从多个角度研究了芦苇的种植,芦苇画的艺术特征、工艺特点与传承保护等,获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 我国面塑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2020-06-01

    面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除自身的价值外,还拥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及经济价值。本课题拟以全新视角,利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并结合作者暑期社会实践经历,从多方面对面塑艺术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敏锐地发现目前面塑行业主要存在缺乏宣传、传承难、人们对非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在传承的基础上可对面塑工艺、展示手段及传播媒介进行创新等建议。

  • 浅谈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以镇巴民歌为例 2020-06-01

    近几年,全国各地借助非遗开发旅游项目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融合发展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文化旅游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与文化旅游活动有机结合,有选择,有适度,有成效的面向旅游市场,进行科学规划与生产性开发,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进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结合镇巴近年来国家级保护名录"镇巴民歌"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成效,可以洞见延续"非遗"生命力的可行性与有效途径.

  • 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充满校园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初期的挖掘抢救逐渐过渡到传承发展上,纵观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校园已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保护手段。本文立足于本地非遗进校园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充满校园。

  • 万载“开口傩”的历史发展初探 2021-08-26

    万载“开口傩”的历史发展初探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为例 2020-06-01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以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为例,对体育非遗的高校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体育非遗的高校传承面临领导重视不够、顶层设计缺失和师资力量缺乏等困境。提出:以课程教学为主体、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课上和课下相结合、教学研训赛相融合;以校园文化为依托,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脉络,进行校内外传播是高校体育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 从阳新布贴的艺术性探究其传承与发展方式 2020-06-01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湖北省较早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民间艺术,在十几年的发展中,阳新布贴在保护与传承上较之前有很大的进展,但在创新发展上还存在不足。文章从阳新布贴的图案造型、色彩特点入手,分析了其在传承与发展中的现状与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数字化建设、文创、当代艺术结合三个方面对其发展方向作了探索性分析。

  • 贵州思南花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06-01

    思南花灯作为国家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但是就当前的思南花灯传承现状来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基于此,主要剖析了思南花灯目前存在的困境,分别有后备人才不足、政府部门不够重视以及忽略文化品牌发展,然后给出了思南花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别有建设和发展研究队伍、政府发挥导向作用、利用新媒体发展文化品牌,以期为思南花灯的传承与再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支持,真正促进我国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