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90 条数据
-
大众媒介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以于都唢呐为例 2020-06-01
于都唢呐是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在科技飞速发展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代下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尽快搭上互联网这个便车,找到非遗与人民群众兴趣爱好的契合点,从而积极助推客家非物质文化特别是于都唢呐的保护和发展。
-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非遗小镇发展路径 2020-06-01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全国各地乡村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人们逐渐意识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乡村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各地根据地区非遗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战略,使乡村非遗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山东省作为孔孟之乡,历史文化氛围较为浓厚,北杨善村非遗小镇便是山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而作出的重要努力,北杨善村非遗小镇不仅更好的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带动了北杨善村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
贵州省思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 2020-06-01
思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传承良好、发展显著。现今为止,思南县有1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9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13项列入市级"非遗"名录,69项列入县级"非遗"名录;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8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3名。本文对思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做简要思考和建议,盼能有效推动思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
-
大相国寺梵乐团"非遗"保护情况调查研究 2020-06-01
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地处七朝古都名城中心,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02年,大相国寺梵乐团重建.2007年3月,开封大相国寺梵乐成功申报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大相国寺梵乐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通过对大相国寺梵乐团近年来的活动进行调研,考察其在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受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影响,及其自身文化传承与谋求发展的现状,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
大相国寺梵乐团“非遗”保护情况调查研究 2020-06-01
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地处七朝古都名城中心,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02年,大相国寺梵乐团重建。2007年3月,开封大相国寺梵乐成功申报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大相国寺梵乐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通过对大相国寺梵乐团近年来的活动进行调研,考察其在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受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影响,及其自身文化传承与谋求发展的现状,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
电影《百鸟朝凤》中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0-06-0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艺术精品灿如星海。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商业市场环境下不断遭遇生存和发展困境,首当其冲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文化是重要的国家资源,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化资源向消费模式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道路,是每个非遗人面临的困境,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电影《百鸟朝凤》通过对唢呐这一非遗艺术在现实社会中被边缘化,唢呐艺人生存十分艰难的困境表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出路问题凸显了出来。
-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产业化发展路径 2020-06-01
本文通过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产业化发展前景的深入分析,分别从全面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内涵、提高非遗文化资源利用,建设美术类非遗文化产业综合性园区、增强非遗文化附加价值,依托不同规模文化节日及文化展览会、提升非遗衍生产品产值,积极借助并运用现代网络平台与资源、扩大衍生品的宣传效果,通过各大高校优质专业人才培养资源、有效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等维度,提出了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旨在能够在有效继承弘扬与保护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拓展其衍生品产业化发展渠道,充分将其资源有效整合,切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产值。
-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回族武术现状及传承策略研究 2020-06-01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武术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地区,其中孕育了四大著名拳种:杨氏教门拳、何家棍、鱼尾剑张家枪。它们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告诉我们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其具有杰出的价值、突出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它存在着生存的濒危性。文章从它们的传承现状及传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一校一拳""数字化保护""段位制推广"等方面对宁夏非遗回族武术的传承策略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