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5)

共检索到 135 条数据

  • 别让手艺留在过去!——201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在恭王府开幕 2020-06-01

    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是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纺染织绣类非遗活动,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服饰时尚融合,呈现传统工艺的精湛绝妙和创意设计的奇思妙想。6月4日晚,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隆重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副会长徐迎新、孙淮滨,工业和信

  • 纺织非遗将赴云南织就"诗与远方"!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要结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指导方针,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融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7月3日,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咏园举行

  • 非遗进校园 2020-06-01

    断层中衔接需持续拓展与普及,长期打磨才能“手艺到家”自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我国已建立起从县级、省市级、再到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止2017年底,通过审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00多项。近年来,许多学校将本地非遗文化引入校本课程,聘请校外专家、民间艺人到校授课,“非遗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进步。

  • 2018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2020-06-01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1月13日在京揭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名誉主席冯骥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汉杂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夏菊花等10位被评为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济南举办 2020-06-01

    经过各省(区、市)推荐和专家遴选,全国共有131个曲艺项目参加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60个、省级代表性项目34个.全国的非遗传承人将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深厚文化内涵的优秀节目通过剧场展演、进社区演出等形式展示出来,全面体现近年来我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 第五批“非遗”:中医药领域58名传承人入选 2020-06-01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共1082名传承人入选,吴以岭、严慰冰等58名中医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列。他们的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和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作为中医诊疗法项目入选

  • 文化资讯 2020-06-01

    (2月1日——2月28日)1.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2月6日,“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启动仪式在历山剧院举办。启动仪式演出涵盖山东快书、山东琴书、茂腔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展示了运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生动呈现了运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出欢乐祥和、共度佳节的喜庆气氛。

  • 国家文化部非遗中心考察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保护非遗情况 2020-06-01

    2018年11月26日,文化部非遗司管理保护部张勍倩主任率专家一行四人,到北京市大兴区考察北京大兴呜生亮武学研究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吴式太极拳的情况。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所传承申报的吴式太极拳已于2009年和2014年先后被评为市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作为保护单位,在张全亮会长的带领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吴式太极拳的传承、发展、保护工作阔步直前,不断出现令人振奋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