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5)
新闻(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5)
政策法规(1)
非遗资讯(1)

共检索到 137 条数据

  • 万载建成全国首个花炮实操考试基地 2021-08-26

    万载建成全国首个花炮实操考试基地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问题研究——基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分析* 2020-06-0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入选和呈现情况,能够基本了解和认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更好地推进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 “非遗”传承的媒介嬗变与官方传播*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木鱼歌”为例 2020-06-01

    文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木鱼歌为研究客体,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木鱼歌的官方传播与媒介嬗变,立足东莞木鱼歌的现代化传承与媒介嬗变的视角,综合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梳理、分析、研究其媒介传播中的官方传播,主要面向的是政府、媒体机构及其他社会机构在东莞木鱼歌官方传播方面的角色定位与研究工作,助力东莞木鱼歌真正"活起来"。

  • 瑶乡非遗文化的传承 2020-06-01

    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花瑶古寨的花瑶挑花技艺传习所,一位年轻的花瑶姑娘,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奉堂妹的精心指导下正在制作花瑶挑花,经过走针、刺图等工序,一幅造型别致、初步成型的花瑶挑花呈现在前来观光的游客面前……这是瑶乡强力推动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虎形山瑶族乡相继组织召开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在高职校园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2020-06-01

    高职院校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仍旧还存在一定问题,如对非遗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健全的体制机制、缺乏乏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资源库与平台等。本文为探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进高职院校的推广实践方法,如开设恩施玉露选修课、开办学生社团、举办恩施玉露专题讲座等茶文化活动,分析高职院校中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的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 2020-06-01

    目前,文化自信得到了大众的普遍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但随着时代发展,在外界影响下,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要想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不但要构建非遗保护制度,还要保护好非遗传承人,并构建传承制度。这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为最高级别者,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价值,为此本文分析了非遗传承机制中的常见问题,探讨了怎样更好地建设非遗传承机制,目的是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非遗文化更好的流传,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 山西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开发研究——以平阳木版年画为例 2020-06-01

    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中,中华文明犹如一颗光辉灿烂的恒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我国已申请到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居全球首位。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更是风姿多彩数目众多,具有无法衡量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山西省在国务院四次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总计有157项。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进步,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节奏加快,本土文化随之受到巨大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政策大力的扶持之下,如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仍然面临尴尬的存亡境地。我们用供给侧改革的思维来考量一下,一些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之所以不受待见,正是因为它们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冷清和冷场。基于

  • 民间信仰与区域认同:国家级非遗“五猖太平灯”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意蕴 2020-06-01

    五猖太平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至花灯"的主要灯种之一,历史悠久、寓意丰富,集民间歌舞杂耍、原始工艺、宗教信仰等原生态文化符号为一体,凝聚着当地百姓的集体记忆,反映出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对"太平灯"的考察兼顾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视角,一方面通过"空间"描述,考索其历史源流,揭示其在"变"与"不变"中发生、发展的空间状态与区域结构;另一方面,廓明其演绎形式,以解密其中蕴含的多重文化内涵,依据仪式的普遍性辨识出其"偶像"与"真身",有益于探索传承和保护以"五猖太平灯"为代表的区域性、小众型非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