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7)

共检索到 67 条数据

  • 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广与商务合作推介会举行 2020-06-01

    本刊讯 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广与商务合作推介会于10月26日在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推介会的重头戏,以“发挥市场机制推进世界非遗产品体验交易中心建设”为主题展开讨论。本次大会上,由世屹集团打造的创新性平台帮助非遗研究院的大师们去销售文化艺术品,促进非遗文化产品走进大众生活。与此同时。世屹集团分别与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就中国非遗艺术设计大赛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并在大会上正式启动中国非遗艺术设计大赛。

  • 从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到高校外语教学 2020-06-01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一代代人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处于黄河流域的山西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山西当地高校的英语教学偏重以西方国家的人文、历史、经济、科技等内容进行语言知识传授,英语课程中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力度比较弱。本文就高校英语教学融合非遗文化内容进行了价值探讨,并对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从文化意识、内容形式等方面融入非遗文化元素展开研究,目的是在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本土非遗文化保护和宣传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对外交流打好坚实基础。

  • 论非遗保护视角下的高校艺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个民族人民继承和发展所得,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与命脉,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竭尽全力的去保卫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高校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将"非遗"适时融入其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广大艺术生去汲取民间艺术养分且拓展本体文化视野,这对于学生自身审美能力提升和实践能力强化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对非遗保护视角下的高校艺术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 非遗视角下听障大学生扎染技艺创新传承路径研究与实践 ——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记忆符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如何顺应时代,将传统手工艺非遗资源引进特殊高等教育体系,如何对听障大学生实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职业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文章选取扎染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通过分析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开展扎染非遗技艺的传承优势与必要性,探索传统扎染技艺与残疾人高等艺术教育的多种融合路径,使扎染技艺在听障大学生中广泛传承与弘扬。不仅拓展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路径与人群,同时也拓宽了听障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英语拓展课中的传承研究——以茶文化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需要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遗产,将其完好地传承下去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本文以茶文化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具体的传承内容和授课方式,期望对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发展和建设,对非遗资源的传承起到一点儿借鉴作用。

  • 探索“非遗”艺术在高校中的传承方式 ——以“三灶鹤舞”为例 2020-06-01

    在当今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趋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文化生态区遭遇前所未有的改变,导致其文化语境与传承载体面临"断层"境地。现今在"非遗"艺术与专业性高等学校之间呈现双向互动的趋势,探索其在综合类高校中的发展路径便是其"同一流向、不同支系"的尝试,此文旨在探寻综合性大学教育体系于"非遗"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独特优势,以夯实其深厚根基、承续其精神理念。

  • “非遗”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精髓。随着社会各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逐年增加。在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发展战略的支持下,"非遗"不断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其中大学生教育与"非遗"文化的连接更加紧密。在大学高校中加强"非遗"文化教育的推行,有助于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强化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学生民族气节。因此,在大学教学中应注重对"非遗"文化的运用,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非遗作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载体的路径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源头。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的今天,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格外突显,而很多非遗传承却在现代文明环境中逐渐没落,非遗亟待创新性传承来顺应新时代下的新需求。大学生作为最有创造力的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尤为重要,以其为主体的非遗创新性传承也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供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非遗流失和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探究以非遗为支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