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40 条数据
-
非遗传播视角下的媒体功能探索 2020-06-01
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非遗传播的现状,对当下传播媒体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继而从媒体的特性入手,对其在非遗传播中的定位与功能进行探索。
-
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 2020-06-01
中国在2006年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并同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过程贯穿在人类社会历史历程当中,具有很高的历史、社会和旅游价值,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变化而改变,并且在变化发展中孕育出了新的内涵和智慧,同时赋予了新的含义.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文明、智慧文明、生活文明的映照.但是,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变化,世界越来越变成地球村的情况众所周知.这种变化反而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非常巨大地冲击.本文旨在对新型媒体技术在非遗数字化展示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地分析和探讨,为之提供一些参考.
-
新媒体如何弘扬老戏曲——高安市融媒体中心弘扬高安采茶戏的做法和思考 2020-06-01
高安采茶戏是江西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2011年获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8月高安市整合媒体资源,成立了江西省首个融媒体中心,作为当地主流媒体的高安市融媒体中心更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本文就高安市融媒体中心如何弘扬高安采茶戏这一非遗项目进行剖析。
-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1
一、引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部分简称“非遗”)与中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传承非遗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一环。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撞击日趋激烈,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文化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媒体传播范围、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非遗与时代相结合将增强非遗的能动性,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传播形式指引着非遗传播与发展的新方向。
-
非遗图像语义信息本体构建及其关联数据存储和发布研究 2020-06-01
[目的/意义]图像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非遗图像语义信息本体构建及关联数据存储和发布研究,有助于拓宽非遗数字资源保存、展示及服务工作思路。[方法/过程]针对现有非遗数字图像资源在组织呈现过程中存在的图文单一排序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非遗图像的语义本体模型,在本体开发软件Protégé上完成编辑以及实例化,根据本体模型设计了实体存储在二维表中的概念模型,并且借助D2RQ平台将关系表转换为RDF格式数据,实现对外发布。[结果/结论]实现关于非遗图像资源的复杂语义网络,为多媒体领域本体提供一种从现有的线性信息呈现方式到多元化的非线性关联数据呈现方式。
-
“直播+”时代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创新研究 2020-06-01
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为非遗文化创新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非遗直播很大程度上是把非遗文化的现场感与网友的互动有机结合,通过主播的解说、互动改变人们对非遗刻板的“古老、传统”的认知,并将其渗透到年轻人的文化生活之中,使文化资源活化。一、非遗直播的多维价值1.非遗文化场域的扩张与再生产非物质遗产文化场域指的是一种文化样式或者一种久远传承的文化活动所无法剥离的环境、场所,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仪式及其参与的人群的行为和规
-
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创新传播渠道研究——以嫩江流域为例 2020-06-01
2017年初,党中央对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作为重大国策并发布通知,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倡全面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将优秀的非遗项目保存好、传承好、发展好、传播好是新时代建设文化软实力强国的必要途径。本文以嫩江流域为例,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对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像化传播方式和创新传播渠道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
弘扬非遗核心技艺 揭示海派文化精髓 ——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图录”首发式上的致辞 2020-06-01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上海展览中心的上海书展现场,共同见证“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图录”正式出版。作为这套图册的主编,我谨代表作者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向给予这套图册大力支持的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的领导及编辑,向今天到会的所有嘉宾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