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6 条数据
-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 2020-06-01
在博物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而且可以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目前,我国的许多博物馆展示非遗存在不完善之处:展示理念落后,轻视非遗的独特性;展示过程中非遗原真性有所丧失;展示和传播效果不佳。博物馆非遗展示需要借鉴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加强社区民众与非遗之间的联系,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技融合的展示设计探究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濒危项目抢救到体系化发展,历经数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非遗的发展已步入"后非遗"时代,非遗开始逐渐适应利用新型媒介来获取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与传承方式。通过分析国际上前沿的非遗与科技融合的展示设计案例,探究其在拓展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可持续性动力,并深入探索以非遗为核心主题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展示设计实践。基于非遗与科技融合的展示设计也将成为"后非遗"时代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
-
虚拟现实技术在非遗文化资源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发生改变,其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传统的展示方式正向文化内涵更丰富、体验感更强的虚拟展示方式过渡。本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以陈家祠灰塑虚拟展示平台为例,探寻虚拟现实技术在非遗文化资源可视化展示应用的开发策略,以此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发展参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节庆文化的建构——基于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的考察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全面启动至今已有十余年。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新视野推动了学术发展,初起之时“非遗运动”的喧闹渐趋转入理性的学理分析与思考。民俗节庆作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新的非遗语境中其研究面向超越了单向度与片面化。以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为个案观照,阐释其在广西田阳这一古老地域兴起时在政府与学者的共同构划中选取了壮族文化发祥地和精神家园的新路向。在布洛陀人文始祖信仰核心的支撑下,通过政府的文化展示以及民俗精英对“地方性知识”的新建构,将这一新型民俗节庆嵌入“三月三”时间点,逐渐构筑了进入当地民众生活的民俗节庆。但是这一节庆是否能伴随历史的车轮存续在民众生活中,在未来的世界能否沉淀下来进入传统节日系统,还要看其未来的发展。其中还应该警惕新型民俗节庆“脱域”现象。
-
文旅融合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示与运营策略探析——以中国泥人博物馆为例 2020-06-01
在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文旅融合为非遗保护工作和旅游行业创造了时代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文旅融合下游客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如何发挥非遗馆的作用关系到游客的文化休闲质量,也关系到非遗保护与非遗致用生活的成效。本文以中国泥人博物馆为例,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场馆现状,并以三个维度剖析现状缘由,最后从游客参观和内容传播方式、展示理念和语境建构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性地思考。以期通过研究探寻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馆展示理念与运营优化路径。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州京剧院精彩演出亮相天河潭景区 2020-06-01
6月13日,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贵州省、贵阳市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京剧在贵阳的传承、发展已有100多年
-
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分析 2020-06-01
非遗是指那些经过发掘、整理、保存下来的能够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特定文化现象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核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非遗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其生存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吉林白城市博物馆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调查,从展示内容、形式及展示方式等方面分析,总结了该景区的基本概况,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
表演艺术类非遗传播与交互式展示形态研究 2020-06-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优良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纯粹的文化情怀,是劳动人民生活和智慧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精神支柱。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拥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但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各民族、各地区的非遗正逐渐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这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更关系到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对此,本文主要针对存在形式更具特殊性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活态”形式的特殊性,秉承“活态传承”的宗旨,运用新科技,研究表演艺术非遗传播与交互式展示形态。将原本看似不相融的“话态保护”与“博物馆保护” 融合,站在新时代科技发展背景下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