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6)
新闻(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6)
非遗资讯(3)
学术交流(1)

共检索到 70 条数据

  • 高职院校非遗传承过程中信息化手段运用方式研究 2020-06-01

    非遗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而言是非物质形式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民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与节庆活动、自然界的知识与实践和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了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特征,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活"的展现,因此应该加强非遗传承。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应该在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涵和传承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手段教授非遗基础知识、实现展示多样化、打破时空限制。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非遗内容和实际教学情况,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

  • “文化展示”中的传承人: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2020-06-01

    从现代意义的民俗学兴起之时,"俗"的关注超越"民",即使关注民众亦更多是群体意义而言,并未突出"传承的个体"。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对民间文艺改造中,关注到了"民间艺人",但其以"革命"为旨归;1949年以后对于民间艺人的重视在80年代民俗学迅猛发展中并未沿承。21世纪初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传承人"研究日渐兴盛。但传承人不再仅仅是学者视阈或地域文化的"自然"传承者,他们需要进入国家认定体系,在"文化展示"中作为文化承载者对其所传承文化进行"阐释""推广"。文章通过"敛巧饭"这一民俗类非遗项目和布洛陀史诗、盘瓠神话叙事等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论述,进一步探索在民俗类非遗项目中传承人的意义与仪式舞台化展演中的文化承载者"他者化"境遇,以及非遗传承人知识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文化多样性"、地方性知识之"情感阐释"等的影响。

  • 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2020-06-01

    该文阐述了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综合分析平台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设计出系统的技术路线,完成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实现撒拉族非遗资源的网络共享,最终达到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的目标。

  • 非遗传承漫漫薪火路 2020-06-01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到此时,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展示活动,以此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今年的主题为"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体现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 人类学视野下贵阳市非遗展示中心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2020-06-01

    有人认为人类学可被用作探寻文化事项背后的深层意义,或就形形色色的人类活动做出可能解释。本文则从人类学有关主体性表达及其强调的角度,试图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出可能的预判,或就其可行性做出必要的分析与探讨。本文认为,基于现有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贵阳市布局非遗展示中心建设,不但可以更好地保护与发展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还将开创和引领非遗工作走向新的阶段。

  • 浅论非遗视域下中原曲艺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以“非遗有范儿”为例 2020-06-01

    非遗有范儿是华夏非遗馆(中原馆)与河南范军艺术工作室共同打造的非遗活态传承保护演艺项目,旨在依托华夏非遗馆(中原馆)文化氛围浓厚的场馆优势,借助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河南曲艺领军人、非遗有范儿公益传扬人范军的影响力,深耕传统文化,以更加时尚新颖丰富的形式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以曲艺为主,又具有时尚感的文化艺术品牌。它由郑州嘉佰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全程运营,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市场化运营的非遗文化展示平台。

  • 雅安金步文化公司举办“非遗影像展” 2020-06-01

    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传承非遗皮文化为己任的四川雅安金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步文化公司")于当日亦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金步·非遗影像展》。"金步·非遗影像展"以大

  • 双节惠民好戏连台 文化盛宴昼夜纷呈——“明月寄情怀 秋夜赏非遗”福建非遗精品展演活动圆满谢幕 2020-06-01

    为庆祝中秋国庆佳节,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共同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明月寄情怀秋夜赏非遗——福建非遗精品展演展示活动”于10月1日至8日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开展,并首次开放夜间参观,游人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