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3)

共检索到 33 条数据

  • 非遗语境下的淄博上河村鹧鸪戏研究 2020-06-01

    鹧鸪戏原名肘鼓子戏、周姑子戏、巧腔,与五音戏、巧腔、茂腔、柳腔、柳琴戏等同属"肘鼓子"系统,是山东省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鹧鸪戏的表演模仿鹧鸪鸟的叫声,其演唱特点是在每句的唱腔中加入类似鹧鸪鸣叫一样的拖音,在淄博一带流传了240余年,是全国惟一一个由村落为单位保存下来的古老濒危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006年12月,鹧鸪戏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6月10日,鹧鸪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 山东化非遗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推动乡村振兴 2020-06-01

    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扶贫办共同出台了《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以山东省"4个2"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乡村亮点,促进当地群众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智慧和文化蕴涵,对提升区域知名度,打造城市靓丽名片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栖霞市是胶东农耕文化、道家养生文化等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了解全市非遗传承发展情况,助力打造最具胶东风情的文化展示区、产业聚

  • 文化资讯 2020-06-01

    (2月1日——2月28日)1.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2月6日,“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启动仪式在历山剧院举办。启动仪式演出涵盖山东快书、山东琴书、茂腔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展示了运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生动呈现了运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出欢乐祥和、共度佳节的喜庆气氛。

  • 薛城有个“泥哨陈” 2020-06-01

    技艺高超、富有爱心、“非遗大师”……凡熟悉陈勇老师的人,口中传递的一定是清一色满满的正能量。陈勇,男,70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山家林小学美术教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98年毕业于枣庄师范,执教美术教学一线,21年来,其泥哨作品在《山东青年报》《枣庄日报》《枣庄教育报》等多家报刊发表

  • 非遗资讯 2020-06-01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举办Series activities of “Shando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onth” held为深入宣传《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月6日,由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济南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济南市系列活动启动。系列活动分为纪录片征集展映、非遗传承成果展演、传统戏剧赏析、非遗项目展示体验、春节民俗展、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普法宣传

  • 小泥巴捏出大世界 高密聂家庄泥塑惊艳欧洲多国 2020-06-01

    日前,高密聂家庄泥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聂臣希随山东省"文化山东·齐风鲁韵"非遗展演团分别赴德国、捷克、匈牙利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向当地民众展示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魅力。首站交流活动在山东省友好省州—德国巴伐利亚州拉开帷幕,展演团先后参加了在维尔茨堡大学和阿瑟芬堡城市举行的文化节。接着,展演团一行走

  • 年味十足!老字号故宫过大年,传承文化喜庆新春! 2020-06-01

    由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支持,故宫博物院与山东省商务厅联合举办的“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活动于1月28日(农历小年)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10省市的150家中华老字号、地方老字号及代表性非遗项目,在慈宁宫花园、慈宁门外广场以及隆宗门外广场,集中展示文房用具、生活用品、特色美食、保健食品、糖果、茶叶、酒类、丝织品、服饰、首饰、玉器、文化创意类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等10余种类产品。